近日,登封嵩山木版年画研究所的一组木版年画复制版,引起了众多木版年画爱好者的关注。至此,一起流落海外的登封木版年画瑰宝回归河南佳话,流传开来。这组登封木版年画由《隔山照》《龙王》《火神》《车神》4幅组成。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这4块刻版为明代年画原刻版,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由此将登封木版年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200年。

据介绍,1998年这4幅明朝木版年画印版瑰宝,在多方努力下从日本回归故土,为登封木版年画的历史脉络添上了珍贵一笔。

经多方求证,最终确定这4幅明朝木版年画印版的内容和蕴含的中华文明。

第一幅《隔山照》,是明末清初盛行的神禡画。旧时百姓于农历腊月三十请回家中,贴在大门内院墙上。画面以太湖石(泰山石)为主体,石上刻有照妖镜、斩妖斧等九种宝器,寓意邪气出现时,法宝会即刻降服,庇佑宅院安宁。随着时代变迁,这一习俗渐为“泰山石敢当”“满院春光”等所替代。

第二幅为《龙王》。嵩山地区百姓自古靠天吃饭,对龙王心怀敬畏,境内龙王庙遍布,据不完全统计达120余座。画面呈现的是九龙王,其后紧随摇旗呐喊的雨师——传说为鲤鱼精化身。此类龙王形象,在嵩山地区颇为盛行,承载着百姓对风调雨顺的祈愿。

第三幅呈现的是《火神》。火,是中华民族先人的伟大发明,更是滋养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嵩山脚下的登封,火神庙就有160多处,足见当地对火神敬仰的深厚根基,尤其每年正月,当地人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为火神爷做社、摆供,盛况空前,那份虔诚与热闹,成为当地独特的民俗印记。

​第四幅展现的是《车神》 (车祈)。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快捷。正因如此,民间形成了供奉车神的习俗。如今,这种祈愿常以一副小红对联“日行千里 夜行八百”来承载。画面中“阳水”二字,是当年生产这幅年画的店号。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杜向东 文/图


编辑:李佳露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