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立项公告。公告中明确,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关于2025年第一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的函》,确定立项6项旅游行业标准,分别为《文明旅游单位要求与评价》(修订)《高原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要求》(制定)《温泉旅游企业星级划分与评定》(修订)《会奖旅游会议服务机构经营与服务规范》(修订)《文化和旅游业服务组织标准评价与改进指南》(修订)《文化和旅游业服务组织标准体系构建与实施指南》(修订)。

据了解,《文明旅游单位要求与评价》(修订)项目在原有的《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要求与评价》(LB/T 075-2019)基础上进行,原有标准于2019年8月1日颁布实施,为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详细规定了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等级划分及依据、必备要求、基本要求和评价。

《高原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要求》(制定)项目,是我国首个针对高原旅游目的地制定的行业标准,旨在系统规范高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服务。标准将结合高原旅游目的地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围绕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保障三大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服务设施方面,标准将对登山步道、高原厕所、导向系统、高原补给站、医疗急救站等提出具体配置要求。服务内容方面,将明确行前与行中信息与咨询、高原导游服务、医疗与健康服务、高原救援等关键环节的服务标准。服务保障部分则将对服务人员、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该标准的制定,将有效提升高原旅游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游客在高海拔环境下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升高原旅游体验的舒适性与满意度,推动高原旅游服务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

《温泉旅游企业星级划分与评定》(修订)项目方面,原有标准曾经过1次修订,2017年,《温泉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LB/T 016—2011)修订为《温泉旅游企业星级划分与评定》(LB/T 016—2017),给出了温泉旅游企业的星级划分条件、设施设备与环境质量、运营规范的要求。此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旨在适应近年来绿色低碳、康养旅游、非遗传承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本次修订,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内容涉及人工智能、节能减排、水质卫生,以及康养旅居、亲子研学、循环经济、乡村旅游等方面。

《会奖旅游会议服务机构经营与服务规范》(修订),是对我国第一部会奖旅游会议服务行业标准《会议服务机构经营与服务规范》(LB/T 059—2016)的修订。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推动会奖旅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会奖旅游行业中会议服务机构的服务与管理,将根据最新的行业发展现状,在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转型数字化、承接会议国际化、团队人才专业化、风险管理系统化等方面作出与时俱进的修订。此次修订完善将有助于引导会奖旅游会议服务行业适应市场新变化和新需求,引领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助力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会奖旅游与文化、科技、会展等产业融合,实现会奖旅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旅游业服务组织标准评价与改进指南》(修订)项目,是对《旅游企业标准实施评价指南》(LB/T 027—2013)的修订,将明确文化和旅游业服务组织标准实施评价程序、方法、内容等。其中,文化和旅游业服务组织是指提供文化和旅游服务的各类企业和公益性服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文化馆、博物馆、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

《文化和旅游业服务组织标准体系构建与实施指南》(修订)项目,将立足文化和旅游行业特征,总结文旅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步骤。其中,基本框架将包含标准体系总结构图、分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等;实施步骤将包含组织准备、标准的完善和编写、制定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标准明细表、完成标准体系等。

(作者 李志刚 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网)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