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2025百日千万行动”夜市招聘会在锦荣悦汇城火热开场。近百家优质企业带着3000多个岗位在此“摆摊”,为求职者带来一场特别的夏日职场体验。和传统室内招聘会不同,这次招聘会巧妙地将招聘和“夜经济”结合,企业招聘人员变身“摊主”,求职者一边享受美食、体验夜生活,一边拿着简历“逛摊”找工作,氛围轻松愉悦。
主办承办阵容亮眼,夜市招聘热度再续
本次活动由郑州航空港区组织人事部、党群工作部、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主办,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服务中心、河南才港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延续去年“夜市招聘”的热闹风格,今年会场依旧主打“轻松+愉快”的氛围,现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其中一家企业短短两小时就收到60多份简历,还有10余家企业见场面火爆,纷纷向主办方申请“加桌”扩容,生怕错过心仪的人才。
与此同时,辖区派出所的民警们也瞅准这个人气爆棚的机会,组队来到现场,向求职者和居民们分发反诈宣传册,借着热闹劲儿普及安全知识,成了会场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而这一年来,郑州航空港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来,航空港的就业市场添了“烟火气”里的新活力。夜市招聘会点燃的就业火种,在过去一年间持续燎原,随着“夜市招聘”模式的推广,招聘摊位前不再是单向的简历投递,而是带着烟火气的双向选择,让就业服务从“办公室”走进“生活圈”,成为港区夜晚最具温度的风景线。
这一年来,航空港的产业土壤更懂“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港区针对企业用工需求与求职者技能缺口,精准推出“订单式”技能培训,覆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近千名劳动者通过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人才与产业的咬合度不断加深,让港区的产业链条更具韧性。
这一年来,航空港的城市吸引力在“就业锚点”上持续升级。随着就业机会增多、服务配套完善,过去一年选择扎根港区的外来人口、新增租赁住房备案量均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越来越多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在此落脚,从初来乍到的疏离,到渐生情愫的归属,“工作在园区、生活在社区、休闲在街区”的闭环生态已然形成,让每一个选择这里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就业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正让航空港从产业新城向“宜业宜居”之城加速蜕变,让每一个夜晚的灯火里,都藏着对未来的踏实期待。
名企云集岗位丰,多行业优质机会“夜”里寻
当晚6时30分,郑州航空港区夜市招聘会如期而至,“晚上办招聘会,既能避开白天的高温,又能利用晚上的人流高峰,提高招聘效率,特别适合应届毕业生、想再就业和灵活就业的人群。” 郑州航空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夏天白天热,晚上大家更愿意出门活动,“白天忙工作、晚上找工作”成了不少求职者的新选择。
据了解,参加本次招聘会的行业覆盖航空物流、智能制造、新媒体运营、电子信息、机械工程、国际贸易、生物医药等,其中不乏比亚迪、惠科等知名企业,岗位丰富,给出的待遇也很优厚。
除了丰富的岗位,活动还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组织人事部的工作人员现场为求职者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指导等个性化服务,还准备了电脑和打印机,方便求职者修改简历。同时,针对应届毕业生关心的人才政策、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就业创业政策、社保政策等问题,也进行现场解答,帮求职者扫清就业障碍。
非遗美食与文创雪糕点亮求职路
为了让求职过程更轻松有趣,主办方精心安排了多项互动环节。活动现场,求职者既能免费品尝非遗洧川豆腐,感受传统美食魅力,还能打卡航空港主题文创雪糕,享受夏日清凉。锦荣悦汇城周边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让求职者能在“下班赶场”“饭后散步”时轻松找工作,大大提升了求职体验。
在夜市招聘会现场,刚投完第三份简历的求职者李薇,手里捏着半支航空港主题文创雪糕,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去年陪同学来第一届时,还觉得‘逛着找工作’有点新奇,今年自己体验了才发现,这种氛围真的不一样。” 她指着不远处的企业展位说,“白天去写字楼面试总有点紧绷,晚上在这儿,招聘的老师像聊天一样问我职业规划,刚才那家做外贸的负责人,还主动给我讲他们公司的海外业务,连薪资结构都聊得特别细。”
李薇翻着手机里存的岗位表,上面圈了五家意向企业,她表示,刚才问的那家智能制造企业,岗位要求和我的专业特别对口,他们说下周就能安排复试。这种“边逛边选”的感觉,比对着招聘软件海投踏实多了,“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这里的机会越来越多,留下来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截至当晚9:30,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者700余人,现场收取简历1400余份,线上各直播平台累计观看量10万人次,活动得到企业和求职者普遍好评。
郑州航空港:年轻人的职场新选择
目前,在人才政策与服务上,郑州航空港区诚意十足。2024年发布的“中原特区人才计划”,构建了“1+6+N”全新人才政策体系,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王宁利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团队等纷纷入驻。此外,港区还大力建设人才公寓,筹集房源超5000余套,分4批上线1300余套,智能设施和便捷服务一应俱全,解决了人才的住房之忧。此外,各类人才申报工作常态化开展,为人才提供丰厚补贴,全力打造吸引青年人才的“引力场”。
同样,在产业发展方面,航空港成果丰硕。富士康、比亚迪等行业龙头持续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中原石墨烯实验室、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相继成立,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跨境电商标杆区、航空物流枢纽的建设,以及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让港区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与国际接轨的工作机会。
记者 刘凌智 通讯员 张淑碧 闫海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