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屋博古馆铜鼓是商周时期历史神话与氏族文化的重要图像载体,其纹饰组合与布局结构蕴含了丰富的宗教信仰、祖先崇拜及帝系传承信息,集中反映了以上帝的映照即是著名的五帝之一的喾为核心的上古神话体系与氏族图腾文化(图一)。有这几个方面较为重要,兹以论述。

图一 泉屋博古馆铜鼓喾与四妃一妾神诞神话图像

铜鼓图像的核心象征元素与组合逻辑

斗形造型与北斗高禖象征:铜鼓图像中存在以蹲踞式神人为斗魁、苍龙为斗柄的斗形造型,整体象征北斗,与阴阳高禖文化相关,这一意象在汉画像中仍有延续(如斗形人、猪首斗形人)。

鱼、龙、神鸟的图腾组合体系:

铜鼓延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鱼象征女性”“鱼鸟阴阳和合”的文化传统,形成多层级图腾组合:

第一层级:鱼与融合帝喾身份的“上帝”组合,体现最高神权与祖先崇拜;

第二层级:鱼与龙、神鸟图腾(如玄鸟鸮)或苍龙的组合,部分包含龙鸟鱼并存的复杂结构;

特殊组合:玄鼋(龙漦所化,属龙的变体)与鱼的组合,见于商青铜斗和龙盘等器物,为帝喾四妃一妾神诞神话的另一种图像表达。

图像中的帝喾神话与氏族世系

帝喾四妃一妾的排序象征:铜鼓以鱼的大小秩序表现帝喾配偶的等级关系,对应文献记载的历史神话:

姜嫄(元妃)履巨人迹生后稷(周人始祖),简狄、建疵:争玄鸟鸮卵生卨(商人始祖)玄鸟图腾鸮与鱼的组合,庆都与赤龙组合生唐尧,常仪与苍龙组合生挚(文献缺载的神话)等等。

神话层次与氏族立场

图像以“上帝并喾神诞玄鸟氏始祖卨”为第一层次,“巨人迹神诞周人始祖稷”为次一级,体现商人玄鸟氏的叙事主体性,却仍尊周人女祖姜嫄为帝喾元妃,反映商周氏族文化的交融与自信。

图像与上古史的关联:帝系传承与氏族网络

涉及人物与氏族:铜鼓图像涵盖唐、商、周三代相关人物(喾、挚、尧、稷、卨等)及5个古氏族(有娀氏、玄鸟氏、陈逢氏、娵挚氏等),构成黄帝一系下不同支系的世系图谱。

与其他器物的互证

其龙鱼组合、玄鸟图腾元素可与虎食人卣(图二)、小双桥商代铜构件(图三)等互证,共同构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场景。

图二 商代虎食人卣

(神人位于苍龙白虎间,象征上帝并喾)

图三 商代铜构件上的玄鸟神祖与龙图像

​图像的学术价值:对疑古派的回应与历史认知

铜鼓图像为《帝系姓》等文献记载的帝喾神话提供了实物佐证,尤其补充了“常仪与苍龙组合生挚”等历代文献缺载的内容,印证了喾与帝俊身份有的文献记载其是重合的原因,质疑了疑古派对上古文献的质疑,为厘清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历史观提供了考古依据。

神人的角色论证

图像中的神人,林巳奈夫认为是夔神,有的认为是不同性别,有的认为是巫师。其实际是文献中的表示上帝的帝俊,与帝喾是一种映照。即在该图像语境中,帝俊即上帝是商人氏族始祖卨之神父。文献记载的喾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之父,古人视帝俊即上帝是卨之一父,这是一种神化其祖先的叙述。这是古代盛行的祖系撰写之特征。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