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在大地之丘露营地,上海游客李女士一家正从帐篷中醒来,4岁的儿子在草坪上,追逐着几只衔草筑巢的戴胜鸟,远处的咖啡车正煮着早餐,槐林的清香与咖啡豆的焦香在25℃的晨风中弥漫。与此同时,在10公里外的雁鸣湖风景区,摄影爱好者架起数十台相机,镜头对准湖心小岛,正在追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的身影。
这幅动静交织的生态画卷,正是中牟以“慢城”理念重构旅游体验的生动注脚。作为全国文旅创新发展的标杆,近期,中牟深入国际慢城中国总部学习考察,主动对接国际慢城核心理念,将“慢生活”“深体验”融入城市血脉,以国际慢城创建为抓手,通过生态基底守护、文化基因活化、度假场景创新,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筑根基,“幻乐之城”显魅力
中牟以“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为基石,构建起“主题娱乐+沉浸演艺+生态休闲”的全域旅游矩阵。在郑开大道8公里黄金文旅带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方特旅游度假区、建业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等八大主题乐园星罗棋布,5家国家4A级景区串联成珠。其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21个剧场、700分钟沉浸式剧目,将黄河文化与现代艺术深度融合,单日观剧人次突破22万;建业电影小镇《一路有戏》夜游项目升级后,带动夜间消费占比提升至30%,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穿越式”体验地标。暑假期间,八大主题乐园日均上演百余场文旅盛宴,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彰显“幻乐之城”品牌的全国辐射力。
生态文化赋新能,“慢享生活”入画来
在快节奏的都市圈中,中牟以“慢城”理念守护生态底色与文化根脉。黄河生态廊道31公里绿廊蜿蜒,雁鸣湖湿地、牟山湿地构成城市“绿肺”,九堡村黄河落日、大地之丘露营地等网红打卡地,让游客在自然野趣中重拾“慢时光”。同时,官渡之战遗址、箜篌城遗址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幻城》《曹操的麦田》等剧目将历史故事搬上舞台;官渡黑陶、黄河泥塑等非遗技艺走进景区工坊,游客可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温度,让千年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政策交通双驱动,“全域度假”新格局
作为郑开同城化核心增长极,中牟以政策红利与立体交通破题“快进慢游”。郑州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支持文旅基础设施升级,地铁8号线直达鲁庙站,G107快速化改造等工程构建立体网络。城市更新项目同步发力,顺发路特色街区提升等工程,让“慢城”生活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此外,“门票当钱花”“景区联票”等30余项惠民措施,以及多语种导览、智能翻译等国际化服务,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产城融合促共富,“文旅引擎”强动能
文旅产业已成为中牟的支柱产业,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相关产业占比达15%。从艺秀小镇、冰雪欢乐度假区等项目落地,“在河之洲”休闲街区等重大项目开工,到鼎革影视基地、低空飞行旅游等新业态涌现,中牟正从“单一乐园经济”向“全产业链生态”跨越。正如中牟新区党工委书记丁文霞所言:“我们将以文旅产业为笔,持续书写‘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新时代答卷,让中牟成为人人向往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如今的中牟,正以“慢”养韵、以“城”聚势,在郑开同城化的浪潮中,朝着“世界级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稳步前行。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亚敏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