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起床!”徐佳硕教练的声音准时划破青散1-44队宿舍的寂静。窸窸窣窣的收拾声响起——新一天的校运会冲刺备战,开始了。
当晨光微熹时,孔子校区的训练场已弥漫着紧迫感。队员们争分夺秒地打磨动作,一个招式重复十几遍、几十遍是常态。徐教练穿梭队列,目光如炬:“注意动作弧度!手型标准!发力!……再来一遍!”
为了让队员在赛场发挥最佳水平,徐教练早在一个月前的“关键期”就下足功夫:精准把控训练强度,严格规范作息,细致调节班级氛围。三管齐下,确保竞技状态稳步提升,避免过度疲劳。他依据散打套路、集体基本功、拳击、跆拳道、冰道、摔跤等7个项目特点,结合队员特长,为每人量身定制目标,展开针对性训练。
训练场上,他一丝不苟;场下,却能让队员卸下紧绷。“课上严要求,课下真性情”是共识:他将高难动作化为趣味游戏,让重复训练不再枯燥;队员出错,他耐心沟通、拆解错误;队员生病,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教练对我们好得没话说!”队员们的信赖溢于言表。
“有好身体才能拼赛场!”徐教练常在班会上叮嘱,“吃好、玩好、休息好、训练好,四样齐备,状态才顶呱呱。记住,越努力越幸运,成功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场边又传来他的声音:“力度不够,再来一遍!”徐教练的目光扫过每个队员,细致纠正每一处细节——这份专注与坚持,正是他们冲刺路上最坚实的底气。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冯威锋 文/图
编辑:康迪
统筹: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