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看我剪的窗花像不像万花筒?”在二七区嵩山路街道望江居社区暑托班,孩子们举着刚完成的非遗手工作品,欢呼雀跃。近日,望江居社区精心策划的“非遗手工坊”课程正式开课,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授课老师,带领辖区儿童在指尖传承传统文化。
此次活动依托社区暑托班平台,由1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教学团队。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特长,将剪纸、扎染等非遗技艺转化为趣味课程:通过实物展示讲解非遗历史,借助互动游戏拆解制作步骤,让孩子们在“折、剪、捏、画”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我们特意调整了教学难度,比如把复杂的剪纸纹样简化为几何造型,既保证专业性又兼顾趣味性。”志愿者蒋诗淳介绍道。
据悉,望江居社区暑期托管服务聚焦“文化传承+素质提升”双目标。除非遗手工坊外,后续还将推出扎染体验、植物拓印、传统民乐赏析等特色课程,打造“周周有主题、课课有亮点”的暑期课程体系。社区负责人表示:“借助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力量,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在托管中接触并爱上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托管有温度、成长不打烊’。”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儿童暑期生活,更搭建起“大学生实践+文化传承+社区服务”的联动平台,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申蕊闻
编辑:周爱巧
统筹: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