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媒体人敬一丹的散文集《走过》由长江新世纪出版发行。《走过》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轴,以走过的地方作为空间点,在时间与空间交汇处,写下记者、行者的经历与感悟。

敬一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曾主持央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三次获得全国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她真诚、质朴、知性的主持风格,赢得各年龄层观众们的喜爱。现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主创央视频节目《节气长城》《博物馆九分钟》。著有《声音》《一丹话题《我遇到你》《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等。

敬一丹曾说她有很深的怀旧情节,40多岁的时候就想怀旧,但当时工作繁忙没工夫怀旧。于是,退休后便有了《我遇到你》《我末代工农兵学员》《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等作品,基调略有些沉重。然而,《走过》却完全不一样,敬一丹说:“这本书是我这几年来最轻松的一种表达。”

从装帧设计到书中内容,除了积极阳光之外那种好奇与活力则让这本书更加活泼跳动。书中的春夏秋冬皆在路上,书中的山川大河皆在脚下,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记。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敬一丹说:“就是一个媒体人走来走去,一个记者,一个行者,走过东西南北,走过春夏秋冬。”

这本随笔散文,不光表达了敬一丹近些年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好奇的生命状态,也同时鼓励人们多多享受生活,去察觉生活的美好,体会细节的魅力。

近日在京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敬一丹回想起前年的夏至,在北戴河的阿那亚参加戏剧节的体验:“当我拿到那个票的时候,我说这票没有印错吗?写的是凌晨3点开演。座位都是在海滩上现搭的。演着演着天光就开始发生变化,天就像幕布一样,最初是那种深蓝,再然后粉色出来了,橙色出来了,天光就在发生着变化,剧情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给大家这种独特的戏剧体验。戏演完了的时候,没有落幕,大家都涌向了太阳,这是特别难得的一种戏剧感受,所以我就把凌晨看戏的感觉写在了书中的夏至部分。”

敬一丹说:“以前我真的不大有机会在书里写这个,我也不大有机会和大家聊这个。过去我在《焦点访谈》都是一脸严肃,没有一丝笑容,我哪有机会说看戏给我带来的这种享受,终于在这本书里,我可以跟大家聊类似这样的感受了。”

(正观新闻记者 秦华)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