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如何抓好小麦后期管理?如何让小麦颗粒归仓?怎样实现夏收夏种无缝衔接?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如何破题?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我省“三夏”生产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力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近日,记者前往中牟新区南部主要粮食作物主产区刁家乡了解“三夏”备战工作。

抓好后期田管 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今年刁家乡小麦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28600亩以上,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近七分之一。前期受天气影响,全省小麦生长差别大。该乡要求各地要坚持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把千斤的长相转化为千斤的产量”。

据该乡农办工作人员介绍,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气温持续偏高,对于干热风易发地区,可以在喷施叶面肥的基础上,早晚小水慢浇,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对于小麦仍处于灌浆期的地方,要抓住最后窗口期,继续喷施磷酸二氢钾,延长灌浆时间,增加产量。

做好机收准备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马上就要进入收割期,这几天抓紧时间试车,电瓶满格充电、轴承、油路、传动皮带、水箱、胎压等都要检查到位,确保随时进入作业状态。”走进韩家村,农机手韩小林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三夏”期间是农机作业的高峰期,刁家乡认真做好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对参加“三夏”生产的拖拉机、收割机进行全面技术检验,开展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培训,指导农机手提升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消除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强化农机安全知识宣传咨询、事故警示教育,督促农机驾驶员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不发生较大农机事故。要全力做好麦收期间防火工作,加强麦收防火宣传,提升农民安全意识,严防麦场火灾。

刁家乡依托农机服务中心、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加强区域应急调度、应急抢收和应急烘干,科学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把“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到手”。

抓好夏粮收购 保护种粮农民收益

抓好粮食收购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刁家乡按照上级要求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该乡合理布设收购网点,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密切关注收购粮食质量,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政策性粮食库存和口粮市场。扎实做好收购人员培训、资金筹措仓容准备、备好机械设施等各项工作,加强农户科学储粮和庭院储粮技术指导,为夏粮收购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农民减损增收。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妥善解决收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种足种好秋粮 夯实全年丰收基础

“三夏”生产一头连着夏粮丰收,一头连着秋粮播种。今年该乡继续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各地要将秋粮种植面积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确保全乡秋粮面积连续稳定。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该乡引导农民收一块、种一块,抢时早播。同时,指导农民选用高产耐旱抗倒品种,应用精量播种机和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推广种子包衣、玉米密植滴灌等技术,高质量完成夏播任务。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该乡要求及早开展夏管,指导农民及时开展查苗补种、浇水施肥、防病治虫,确保苗齐苗匀苗壮,为秋粮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此外,秸秆禁烧依然是今年“三夏”工作的重要任务,刁家乡保持高压态势,力争实现“三夏”禁烧零火点。

刁家乡强化科技管控,推动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蓝天卫士”作用,实现“实时监测、精准定位、快速处置”。

刁家乡严格抓好秸秆禁烧,坚持标本兼治、属地管理,充分发挥“蓝天卫士”作用,人防技防相结合,及时处置火情。各行政村要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责任到人,坚决不留死角,持续营造“不能烧”“不敢烧”的浓厚氛围,力争实现“三夏”秸秆禁烧零火点。

在“堵”的同时,更注重“疏”。刁家乡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统筹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徐少杰 王亚楠 李记伟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张改华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