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33项举措,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意见》提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面积、增单产,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扩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规模。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实施大中城市周边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郑州黄河滩成片的麦田 记者 马健 摄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严格落实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政策,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统一管理,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以上。扎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落实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全链条节约粮食和食物。

《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帮扶工作质效,健全帮扶机制,加强帮扶项目资产规范管理,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重点打造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

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意见》要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县域富民产业培育工程。

《意见》提出,做精做优乡村特色种养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和冷链食品千亿级产业联盟,推动发展粮食、畜牧、油脂油料、特色果蔬、乡村农文旅、乡村商贸流通业产业集群。打造大豆、特色油料、蔬菜、生猪、肉牛、奶业等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分类型组建产业联盟。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加快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开展“豫农优品天下行”活动。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争取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关键。《意见》提出,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和有效运转。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村生态环境是村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意见》要求,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根据《意见》,要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度“齐步走”和成果深度“一刀切”。推进“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千村引领”乡村设计精品工作。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开展“和美村、富美村、洁美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规划建设一批县乡村客货邮融合站点和线路。推进快递进村工作,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推动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等回收网络。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有序解决乡村学校空、城镇学校挤问题。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规范使用。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新建10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的农村居民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

乡村治理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基础,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保障。

根据《意见》,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充分发挥“党建+网格化+大数据”作用,深化平安单位(村、社区)建设,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意见》提出,深化农业科技创新。

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豫高质量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推动河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中原农谷“校院谷”教学科研融合改革。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巩固粮食、油料领域研发优势,加强果蔬、食用菌、中药材领域科研力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支持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短板机具、智能农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制。

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同时,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加强农村资源资产管理使用。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统筹推进林业、农垦、供销合作社等改革。

记者 袁帅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