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历史非虚构作品《赌注:海难、叛变和谋杀的故事》,通过200多年前的一起英国战舰上发生的海难、叛变和谋杀事件,揭开了人类离开文明海岸之后的人性秘密。
历史非虚构类的现象级畅销书
《赌注》是著名非虚构畅销书作家大卫·格雷恩(David Grann)的新作,英文版2023年一经出版,立即登顶《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蝉联26周榜首,在美国一年内销售超过100万册。该书也迅速风靡全球,据出版方称,在非虚构作品销量一向较少的法国也卖出超过10万册。
本书出版后也备受媒体好评,《纽约时报》《纽约客》《时代》《柯克斯书评》《经济学人》等众多著名媒体均将其列入年度图书榜单。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更是两度推荐 —— 分别列入他的夏季阅读书单与年度书单。普林斯顿大学学院院长、英语系教授吉恩·贾瑞特(Gene Jarret)则将本书列入该校学生的夏日阅读书目。《赌注》还获得了著名读书网站Goodreads2023年历史传记类年度读者选择奖。在美国图书馆员首次联合评选的“图书馆员奖”Libby Book Awards中,《赌注》夺得非虚构类大奖。
在《赌注》出版前,其影视版权已被好莱坞导演马丁·西科塞斯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买下——这对黄金搭档曾将格雷恩前作《花月杀手》搬上银幕并斩获多项大奖。尽管《赌注》尚未开拍,但其电影条目在豆瓣网已吸引超 800 人标记“想看”,足见全球影迷与历史爱好者的期待。
《赌注》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作为一部非虚构历史作品,精彩程度不逊于任何一部畅销小说。不止一家媒体评论中将其比作文学经典《蝇王》和《罗生门》的结合。《赌注》在悬念迭起的戏剧性叙事中徐徐展开著名的真实海难事件,读者能沉浸式体验到海洋冒险生活的残酷,见识或坚毅或阴狠的复杂船员形象,目睹荒岛求生中种种与饥饿抗争、与人性斗争的险峻场景。诚如《洛杉矶时报》评论的:“这个故事证明了人性可以堕落得多么彻底,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忍耐力的极限。”
惊涛骇浪中的“人性大审判”
《赌注》引人注目的力量首先来自离奇的真实事件本身,该事件的“关键词“就是本书的副标题:海难、叛变和谋杀。
1742年,一艘用木头和布料拼凑而成、眼看随时都会散架的船被冲上巴西海岸。船里有30个骨瘦如柴的人,奄奄一息。他们有一个震惊世人的故事要讲。他们是英国皇家海军战舰“韦杰号”海难的幸存者。这艘战舰于1740年离开英国,在秘密追赶满载金银财宝、人称“所有海洋最伟大的奖赏”的西班牙大帆船时,在一个荒岛失事了。船上本来有大约二百五十名船员,145人死于沉船事故,幸存船员困在岛上,饥寒交迫。数月后,他们造了这么一艘破破烂烂的船,历经一百多天,在风暴肆虐的海上航行了将近3000英里。人们像迎接英雄一样向他们致意。
然而,六个月后,另一艘更破、更小的船在智利靠岸,船上只有三名韦杰号失事人员,他们讲述的故事完全不同,且坚称在巴西上岸的那30个海员不是英雄,而是叛徒。而前一组人此时也反过来指控这三个人,说他们是暴虐、凶残的高级军官及其帮凶。
在诸多细节被披露之后,事情逐渐明朗,原来在岛上被困期间,船员们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就快饿死的人们形成不同团伙,为争夺这片荒芜之地的统治权而相互争斗,直至发生了最黑暗的事情。
关于叛变和谋杀的指控层出不穷,到底谁说的是真话?英国海军部因此召集了一场军事法庭审判。这场审判的赌注是这些幸存者的命——无论是谁,如果被法庭认定有罪,都可能会被绞死。
《赌注》作者大卫·格雷恩以高超叙事技巧提炼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重现了 18 世纪英国战舰的隐秘世界。书中对海洋风暴中人类抗争的描绘、对荒岛绝境中人性堕落的刻画、对法庭审判的还原,均可与文学经典媲美。
(来源 人民文学出版社)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