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呼万唤始出来,“三河市广告牌禁用红黑蓝三底色”事件的处理结果来了,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健全长效机制,对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维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4月9日(上)与10日(下)的蜜雪冰城诺亚大厦店。(图源:人民网)
事件发酵多日,终于等来了处理结果。不是下面的人担责,直接就是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廊坊市的处理够果断,够坚决,没有任何姑息。我相信,公众基本上是满意的。但这并不是结束,后续的调查还需要刨根问底,揪出深层次原因,比如大家所关心的,为什么禁红蓝黑三底色?
就在前一天,有三河市商户向媒体提供了一段2024年10月底的视频,内容为三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刘某在某市场关于“广告牌改底色”的现场谈话。刘某称:按市委领导要求,三河市打造的是学院风和国际化,不允许有红底的,因为红代表一个“火”,人到里面比较亢奋、烦躁;而蓝色又比较俗,所以一律禁用。
如果这段视频内容属实,那就真是太荒唐了。不做市场调研,不征询商户和市民的意见,仅凭市委领导的个人喜好和判断,就将红色和蓝色“一棒子打死”,还美其名曰国际化、学院风,真可谓是有权任性,拍脑袋做决定。这是典型的“一刀切”,形式主义,是违反当下正在学习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种“顶风作案”!
通报中有句话说得好,“对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广告牌刷绿又刷红,来回折腾商户,这就是破坏营商环境,损害商户利益,给城市抹黑,让市民蒙羞。对比年初爆火的杭州“六小龙”,我们不禁要反思,为什么有的城市出不来创新型企业?原因有很多,但营商环境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点。
有城市总结出十六字箴言,我觉得很精辟,在此分享给所有城市管理者,“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管得少不要紧,乱作为,瞎折腾,才最要命。
政府要重视的不是门牌广告的颜色,而应该是为民服务、打造营商环境的本色。(正观评论员 陈若松)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长善
编辑:韩静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