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装为何越做越小”相关话题引发关注,据中国蓝新闻介绍,女装店主用一件衣服揭示其中暗含的“玄机”:衣服做大了,小码女生不会买;衣服故意做小,大码女生以为穿不上但实际能穿,会觉得惊喜,她们也会来买。(4月14日九派新闻) 

根据店主回应,“女装越做越小”会让大码女生觉得惊喜。可是,何为惊喜?按理说,消费者才是对自身体型最为了解的,其购买衣服也不需要这种“以为穿不上但实际能穿”的惊喜。根据网友反馈来看,店主的解释完全站不住脚,甚至引起了更大争议。

本质上,女装越做越小,是在推崇“白幼瘦”审美,是在“缩水”多元化的穿衣自由,是于无声中对女性的“身材霸凌”。这不仅会损害女性身体健康,滋生畸形审美观念,也让女性面临经济、心理等多重压力。

女装越做越小,除了受“白幼瘦”审美观念影响,也与服装标准未能执行有关。实际上,为了规范厂商生产及方便消费者选购,国家早已颁布《服装号型》标准,但由于官方标准仅仅作为参考标准,并非要求强制执行,制衣商家在尺码制定上有完全裁量权。的确,小码女装相较于标准女装来说,更加节省用料、节省成本,这也就给了很多商家“偷工减料”的“机会”。只不过,若商家继续将女装越做越小,无异于将路越走越窄。

衣服应该服务人,而非人适应衣服。若一味地牺牲舒适度,追求所谓的潮流,就本末倒置了。也正因此,近年来,有很多女性购买男性服装,这背后是对服装舒适性、实用性的追求,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基于此,国家应该及时更新且强制推行服装标准,使商家有章可依;监管部门应该严管商家尺码乱象,对虚标、恶意制焦之举重罚严惩;商家也应该舍弃短视之举,尊重消费者真实需求;女性更需要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拒绝为畸形审美所束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并非不可取,但纵观女性审美变迁,关于美的定义绝非是单一标准,真正的美也应该是多样的。高挑为美,矮小也为美;清瘦为美,丰腴也为美;白皙整洁为美,黝黑健康也为美。

一言以蔽之,审美标准演变或许并不是问题源头,不允许多元化的美出现才是最大的悲哀。(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