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正午的阳光炙烤着河南罗山高中新校区的柏油路。学术报告厅门口,一位荣获三等功的退役老兵,正仔细地为女儿整理着崭新的夏令营营服领口。他眼神异常明亮,仿佛要将曾经的荣光与期盼,都缝进这身行装里。女孩笑容挂在脸上,胸膛挺得笔直,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报告厅内,和她一样的99名少年,正屏息凝神,等待着一次特别的“出征”。

盛夏骄阳似火,少年壮志如虹。由罗山县教育体育局主办、信阳市先定教育基金会资助、广州市花都区神鹰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防教育“铸盾”公益夏令营活动,于7月5日举行出征仪式。百名经过严格遴选的罗山学子整装待发,即将奔赴千里之外的广州,开启为期两周的沉浸式国防教育之旅。

十年点灯人,今夏再“铸盾”

仪式上,罗山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刚的致辞,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十余年的时光长河。“自2012年至今,翁先定先生名下企业及基金会累计向罗山捐资4840.9 万元。”余刚的声音充满感慨,饮水思源,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寒窗学子得以继续求学的希望之光,是罗山优秀教师们深耕杏坛的无形动力,特别是2024年设立的“先定名师奖”,每人10万元的重奖,激荡着教育的热忱。

罗山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刚致辞

这份深情厚谊,如今又化作了送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成长礼”——“铸盾”公益夏令营,“这也是对青少年国防教育这一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余刚强调,并且对孩子们提出了期盼,“希望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点燃心中‘爱国强军’的梦想火种,在团结协作中熔炼品格,在艰苦训练中学有所获,真正为你们的未来人生‘铸盾’!”

对于本次“铸盾”公益夏令营活动,信阳市先定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国防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更是培育家国情怀的‘精神沃土’。这次我们捐赠支持夏令营活动,就是想通过军事化实践、红色文化体验等方式,为同学们搭建一个锤炼意志、了解国防的平台,让大家在汗水中磨砺坚韧品格,在研学中感受强国力量,在集体生活中理解责任与担当。”

信阳市先定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净致辞

兵”味十足两周行,锻造少年真本色

旗帜挥舞间,使命感在少年们眼中点燃。随后,在教官带领下,全体营员肃立宣誓,一句句“传承军人精神,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掷地有声。罗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志强最后朗声宣布:“信阳市先定基金会国防教育‘铸盾’公益夏令营,出征!”

罗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志强宣布“出征”

对于这100名经过严格遴选(多为军人、警察、英模后代及品学兼优者)的罗山少年来说,接下来的两周,将在广州花都区神鹰训练基地,体验一场沉浸式、充满“兵”味的蜕变之旅:

当清晨的哨声划破营地,迎接他们的将是挺拔如松的队列训练、挑战极限的体能拉练、虎虎生风的军体拳。汗水浸透衣衫,只为锻造铁一般的纪律和钢一般的体魄。军事专家将带来生动的国防风云讲座,揭秘大国重器的科技力量;在CS对抗中体验“枪林弹雨”的紧张刺激;模拟“重走长征路”,感悟先辈的艰辛与伟大;近距离接触威武的军事装备,触摸国家防卫力量的脉搏。知识在这里化为力量,爱国情怀深植心间。

“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学到勇敢、坚强、自信、独立、感恩这些美好品质。”广州市花都区神鹰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校长杜显朋表示。

三辆早已等候多时的大巴车,载着兴奋又略带紧张的少年们,驶向信阳东站。车窗内,是少年们好奇张望的脸庞;车窗外,是家乡亲人依依不舍又满怀期待的目光。他们背起的行囊里,或许还带着家乡的一捧泥土;他们奔赴的征途上,承载的是罗山教育的殷切期望。

今日南下淬火,明朝载誉而归。这群罗山雏鹰,在广州的“演兵场”上,将淬炼出更坚硬的意志铠甲,铸就守护梦想与家国的“心”之盾牌。

(本文图片由谢江杰拍摄)


统筹:石闯
编辑:古晨茜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