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4月3日报道,临近清明小长假,相关出行预订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多个旅游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预订火爆。特别是,时值春日,各地鲜花开得正艳,赏花、登山等踏春项目备受青睐。携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赏花游预订量环比增长55%。

“下县”赏花流行,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公众日益高涨的品质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一来,很多县城不仅拥有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而且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且消费也不高,游玩“性价比”可谓十足二来,地方特色县城异质性、差异化明显,能满足都市人逃离“水泥森林”,追求个性旅游体验的需求。避开热门景点摩肩接踵的窘境,摆脱网红景点千篇一律的疲劳,“下县”赏花游吸引了不少游客,也书写着一片花海带火一座城的佳话。

“下县”赏花不能是昙花一现,如何维持热度需要一些冷思考。例如,部分县城交通不便、设施条件简陋较差;部分则是服务意识较差,标准规范监管不足、主客冲突等乱象。鉴于此,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除了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更多还要从游客视角出发,打造优质旅游产品集群,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积极迎合与适应不断升级的旅游市场。既要“天然去雕饰”,更要“润物细无声”地补齐服务短板。

如今,“好花常开”照见一个时代的文旅转向——反向旅游、短途旅游、深度旅游。当小城学会用一朵花讲好特色故事,用一条路串联山水人文,用一碗茶传递待客之道,相信文旅发展便不再局限于某个季节,而将成为一种常态并为消费经济、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不管去哪里旅游,都不是盲目的,去之前总要做足功课——哪里人相对少、哪里性价比高、哪里好玩又好吃……旅游业发展的答案也正在这一个个提问之中。当然,广大游客赏花更需爱花护花,文明出游,让鲜花的美丽芳香感染更多人。

让“花海经济”既好看又耐看,读懂赏花热的“花语”——特色体验,走上花路吧。(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