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郑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高校、职能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专家联合撰写完成了《郑州城市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其中蓝皮书经济篇对郑州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郑州市发展平台经济、打造算力之城、推动市场主体倍增、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郑州产业升级进行了重点研究。

“郑州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报告从郑州市平台经济的主要领域和规模、特点和优势两个方面,分析认为郑州市近年来通过聚焦电子商务平台、生活数据平台、物流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发挥了平台经济巨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型公司少、区域结构不均衡、人才吸引力不足等挑战,建议郑州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产业聚集等方式,不断扩大平台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力,培育技术性公司等举措,推动郑州平台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郑州市‘算力之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报告从算力技术、算力规模、算力产业、算力环境和算力应用五个方面分析了郑州打造“算力之城”的基本情况,尽管已进入“中国算力20强市”(第16名),但是算力供应依旧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提出应按照跟踪关注前沿算力、积极建设新型算力、提效激化优势算力、转型升级落后算力的策略,从算力基础支撑能力的提升、算力产业生态的培育、算力要素保障能力的完善、算力赋能行业应用的推进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算力对郑州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赋能作用。

“推动郑州市市场主体倍增对策研究”报告,通过系统剖析郑州市场主体的数量增长、结构优化、创新活力强劲,挖掘出市场主体倍增的关键因素,包括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融资环境改善等,委推动郑州市场主体倍增发展,需进一步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策扶持的精准度、拓宽融资渠道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新质生产力引领郑州产业升级”报告在梳理新质生产力在引领郑州产业升级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效的基础上,指出郑州市产业链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资源整合尚不充分、人才供给能力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等短板,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用,以及与产业链的耦合联动发展。提出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算力之城”、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正观新闻记者 秦华)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