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竞发。3月29日下午,西湖大学湖心讲堂跨越900多公里,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办2025春季公开课。从西湖湖畔到黄河岸边,这是湖心讲堂首次在浙江省外举办公开课,一场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协奏在中原大地上演。

此次公开课邀请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讲席教授、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孙立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家、教育学家周海宏,他们先后做了主题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西湖大学终身教授、西湖大学工学院教学副院长张岳作为对谈嘉宾,参与“AI语境下的科学与艺术”主题对谈环节。

科学与艺术共鸣,知名学者孙立成、周海宏分享学术趣事

14时许,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讲席教授、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孙立成首位开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人工光合——从梦想到现实》公开课。孙立成不仅介绍了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还分享了团队在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燃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立成

“我们靠‘吃瓜’取得了一项科研突破!”孙立成还分享了团队从冻西瓜皮膜中得到启发,从而提出了一种构建新型离子传输膜(ITMs)策略的趣味科研经历。为表彰孙立成团队“敢于吃瓜、善于吃瓜”的科研精神,菠萝科学奖授予研究团队2024菠萝科学奖·灵机一动奖。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家、教育学家周海宏则作《AI时代为什么更需要音乐教育》的主题分享。他先从美育的作用谈起,并讨论了美育和人生幸福的关系。随后,他还通过分享一系列鲜活案例,让现场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感受到美育与艺术的重要性。“艺术有什么用?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周海宏

周海宏还强调“感性素质”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要想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拥抱人工智能”,多位学者同台讨论人工智能发展

在对谈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与西湖大学终身教授、西湖大学工学院教学副院长张岳作为对谈嘉宾,与孙立成、周海宏等围绕“AI语境下的科学与艺术”主题,展开一场深入严谨而妙趣横生的交流。

张岳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人工智能和人类并非简单地互相包含或独立的关系,而是有一定交集,但又各有特点,比如人类能在没见过的领域表现得非常稳定,而人工智能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和判断,更多是凭‘经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结合人和人工智能的特点,尽可能填补人工智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张岳

施一公分享称,目前的一些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预测蛋白质结构,这使他非常激动:“在科研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但又不得不去研究,而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仍然是‘全心全意拥抱人工智能’,只是会对未来发展遇到的部分问题有一定担忧。”

深耕音乐艺术领域的周海宏则提出,“人类有一种冲动,就是确认自己之所以为人。比如,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弹钢琴,但我相信在音乐艺术领域,不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总会有人去作为钢琴家演奏,而这正是为了确认自己之所以为人。目前来看,靠人的感性智慧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工智能想要超越,也许还需要假以时日。”

“对于人工智能,你可以质疑,但是最好张开双臂去拥抱它,否则可能将会被时代淘汰。”孙立成认为人工智能有其优势,但也有它的弱点,他分享了自己用人工智能在2025年春节为实验室写春联的经历,人工智能生成的几个版本春联并不尽如人意,还“闹了笑话”,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也引发了对人工智能行为模式的更多思考,“人工智能就像一个小学生,你要教给他一些东西,他才能变得更加智能、强大。”

在现场热烈而友好的气氛中,观众时而因知识的新颖而屏息凝神,时而因观点的精彩而衷心鼓掌,以不同方式享受着这场别样的春季公开课。

西湖大学湖心讲堂首站外省公开课为何选在河南?施一公对此则透露:“今天来到我的老家河南,我是怀着既激动又虔诚的心情。此次公开课旨在回馈社会各界对西湖大学的支持,创办10年以来,没有社会各界尤其是河南人民的支持,就没有西湖大学的今天。”

已举办18场湖心讲堂公开课,公益科普群星璀璨

正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湖心讲堂公开课于2020年9月启动,是西湖大学面向社会的普惠性终身学习项目。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介绍:“西湖大学希望依托湖心讲堂,搭建回馈社会关爱的桥梁。”

截至目前,西湖大学湖心讲堂已成功举办18场公开课等大型知识分享活动,先后邀请潘建伟、白岩松、张文宏、俞敏洪、武向平、姚期智、薛其坤、刘擎、王笛等多位专家学者,在物理、生命科学、医学、天文、航天、数学、人工智能、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开展主题讲演,陪伴成千上万的观众步入主题各异的知识盛宴,搭建西湖大学与社会各界沟通互动的“桥梁”。

西湖大学官网信息显示,为回馈社会各界对西湖大学的关爱,西湖大学设立“西湖大学湖心讲堂”作为西湖大学首个面向公众的终身学习与知识交流平台,湖心讲堂旨在整合并传递富有科学启蒙、人文启迪及前沿探索价值的高纯度学习资源,服务公众不断升级的知识迭代需求,以回馈社会支持,拓展认知边界,弘扬科学精神,践行时代责任。


统筹:石闯
编辑:梁宸瑜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