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老旧小区,曾经为城市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在时代变了,问题也跟着来了。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居住面积狭小拥挤,社区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杨三平提交了“关于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的建议。
一是研究出台《郑州市关于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是建立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协调联动机制。由市发改委、市房管局、市住建局、规划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工作小组。
三是落实政府资金扶持。按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政策增加的住宅面积、服务设施面积,通过移交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用于冲抵建设成本。使用老旧小区改造上的旧改、加梯、未来社区改造等专项资金给予部分资金扶持。
四是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自主更新改造工作指导服务。组织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园林、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和属地街道进行联合审查,各相关部门可根据联合审查意见直接办理相关许可审批手续,简化审批路径。
一是自主提出项目申请。在业主自主更新改造意愿集中的住宅小区,成立业主自主更新改造委员会。就自主更新改造内容及方式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向所在街道提交申请。
二是自主制定更新方案。更新方案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后,由业主共同做出决定。
三是自主确定建设主体。更新主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作为建设主体进行改建,建设主体由业主自行选择报区县(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四是合理确定自筹资金。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所需资金由更新范围内全体业主承担20%-25%、政府申请城市更新资金补贴80%—75%。业主可结合原房套内面积持平部分及改善居住条件增加面积部分个人按市场价缴纳,增高部分可由建设部门和政府平台对外销售所得利润上缴财政,等情形共同商定出资标准。
一是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标准。
二是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改造新模式。按照“试点先行、政策探索、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以市委北家属院、国棉厂家属院等老旧小区为自主更新改造试点先行示范,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力争形成可行的落地案例并加强宣传推广。
三是规划设计引领,打造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标志性试点。
一是施工许可,建设主体拿着项目联合审查意见和合格的施工图纸向区县(市)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主管部门核发许可证后,项目就纳入质量安全监督程序了。
二是建设施工,试点项目得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来,属地政府要督促更新主体和建设主体保证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让项目稳稳当当地推进。项目监督这方面,一是成立由政府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项目进度监督小组,定期检查进度。二是联合验收,施工完毕,由专业机构、政府工作人员、居民代表一起进行质量验收,要是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保证达到质量标准。还有长效管理,一是不动产登记,试点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后,业主委托建设主体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登记,登记部门用 “旧证换新证” 的方式,按照一定原则进行登记。
该提案已交由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主办。
来源:931郑州经济广播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