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近日召开的河南省郑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产。”郑州市政协委员、河南格局商学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久丽建议,打造特色国学研学项目,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还要挖掘和整合国学文化资源,加强国学文化教育与传播,打造国学文化品牌、创新国学文化产品和服务。

谈到传统文化,手工刺绣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手工刺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美学,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与潜力,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巨大的潜力”。郑州市政协委员、河南一涵汴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留凤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郑州手工刺绣文创产品多以传统图案和题材为主,设计风格较为单一,缺乏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跨界融合产品。“品牌影响力弱、营销渠道狭窄、专业人才匮乏,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手工刺绣产业的发展。”张留凤说。

为此,张留凤建议,要鼓励企业与高校、设计机构合作,引进专业设计人才,开发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跨界融合产品,还要打造国际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培养一批既懂手工刺绣技艺又具备国际市场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可以建立郑州手工刺绣文创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

“发祥于中原的汉服文化,在郑州市乡村旅游中的利用多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哲学、礼仪等丰富内涵。”郑州市政协委员、思想集团董事长张晓亮关注汉服文化,他建议,要深耕汉服文化内涵,升级乡村文旅体验,同时强化汉服IP植入产业,构筑汉服与“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还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智力支持,注重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提高知名度。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02月18日 第6版)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