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运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今年春节假期,客流规模再创新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向前的中国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车流穿梭、人潮涌动。
今年春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突破23亿人次,并且连续五天突破3亿人次,两个数字均超去年同期水平。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成就了说走就走的假日出行。
深圳旅客:高铁、地铁,还有机场贯穿起来,我觉得还是特别的方便。
黑龙江旅客:现在从哈尔滨站坐高铁也挺方便的,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亚布力,现在门口还有大巴车,上车就走。
23亿人次的脚步声,既是我国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
2023年春运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铁路客运干部职工,要求交通运输部门,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
今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对扎实做好春运调度、加强安全生产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王绣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了保障春节假期超过23亿人次的出行,我们专门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30条硬措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交通物流运行整体畅通有序。
面对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一张安全、便捷、智慧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保障着假日出行平稳有序。
公路网越织越密。今年春节,超21亿人次选择公路出行。截至目前,全国公路总里程约55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去年通车的深中通道拉近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在中山,春节期间来自香港、深圳、东莞等城市的车辆随处可见。
澳大利亚游客:我们到了深圳进场,经过深中通道,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实在太快了,太壮观了。
超过46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如同毛细血管深入乡村,加速了城乡资源相互流通。春节假期,不少村庄成为都市人的热门打卡地,与此同时,更多村里人选择外出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春节出游达1.23亿人次,同比增长7.9%。
铁路网四通八达,在重构国土空间新格局的同时,也让百姓的出行更便捷。截至去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8万公里,池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十余条新线迎来春节首秀。
浙江旅客:过去出行,往往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占去旅行大半。现在就不一样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搭上沪苏湖高铁,去上海去苏州都非常方便,我的生活半径一下子就被拓宽了。
航空网覆盖更广,百姓出行更高效。如今,我国运输航空机场达到260余座,平均每天有1.5万班次民航航班翱翔蓝天,这个春节,民航单日旅客量突破24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科技赋能,让这个春节出行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12306系统单日最高售票能力突破2000万张;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超级充电桩,将跑200公里的充电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3分钟;智能空管系统对航班起降精细指挥,航班正常率达到了94%。
这个春节,不仅有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有活跃畅通的物流。春节假期,超过19亿件包裹完成揽投,揽收数量同比增长31%;近百万套智能分拣系统、覆盖率达98%的乡镇快递网点,将一件件蕴含着温情与祝福的包裹,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更远的地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承载着一个活力满满的流动的中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 李连成:繁忙有序的春节运输,已经成为14亿中国人深度参与的节庆、探亲、旅游交织的独特场景,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重构了人们的时空概念和出行方式,支撑了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和文旅等消费需求增长,背后折射的是我国经济稳定向好的生机和活力。
统筹:王长善
编辑:李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