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游新闻2月11日报道,近日,一博主发帖称,自己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时,偶遇一位女性游客被困悬崖。由于担心该女子在等待救援时失温,于是放飞无人机送暖宝宝给对方,返程途中遭遇大风“炸机”(指操作不当或机器故障等因素导致飞行航模不正常坠地)。由于山高路险,价值两万多元的无人机无法找回。

阿尔山市文旅部门得知此事后表示,愿意承担博主的无人机损失,还要对其进行表彰。2月14日,阿尔山市将召开阿尔山市旅游发展年度大会,届时,博主牛立群将被评为“风尚人物”,以示奖励。

牛立群正用无人机送暖宝宝(图源:上游新闻)

无人机虽“炸机”,却暖了人心。该博主积极参与救人,用无人机送去暖宝宝的举动,既是温度的传递,又是希望的象征。正如网友所言:“无人机‘炸’得有意义!”尽管伴随着风险与代价,这种善行显然超越了物质价值,成为人性光辉的生动写照。

当地文旅部门的回应,同样值得点赞。主动承担损失并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表彰,不仅是对善行的肯定,更是一种温暖的担当。这种“正反馈”机制,让善意不再孤单,让好人好事有了坚实的后盾。它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善行需要被看见,好人需要被鼓励。

善意是社会的温度,而制度则是善意的基石。善行固然可贵,但若没有相关部门的“托底”,救人的成本可能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无人机价值两万元,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因此,为见义勇为者提供补偿及奖励,是制度理应释放的善意。

据了解,无人机品牌方也给了博主换新优惠方案,足见善意的流动。将温度与力度相结合、个体支持与社会激励相结合,要让好人得到好报,让正能量传播,影响个人,影响群体,带来时代的改变,潮流的发展。

这场救援,也展现出科技在应急场景中的独特优势。无人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不仅能够突破地理限制,还能在危险环境中快速响应,值得进一步探索推广。当然,救援与预防相辅相成。加强景区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才是最重要的。

为见义勇为者“托底”,制度需点亮一盏盏明灯,温暖人心。(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