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蓄势赋能行致远 踔厉奋发向未来
创新驱动向“新”而行
——访市人大代表孙建功
“政府工作报告高举旗帜、鼓舞人心,顺应了人民群众新期待,彰显了‘挑大梁、走在前’的定力决心,让人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市人大代表、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建功表示,郑东新区将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抓手,勇于担当、全力突破,努力当好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创新的“发动机”。
他表示,要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纵深推进“三合一”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要突出抓招商、促项目两个关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要攻坚提振消费、产业升级、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四项重点,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筑牢党建引领、要素保障、底线红线三项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坚持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总平台、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总抓手,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统筹做好经济运行、企业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发挥文旅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登封篇章
——访市人大代表辛绍河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我们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登封作为文旅优势、生态优势突出的一个县市,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市人大代表、登封市委书记辛绍河表示。
下一步,登封将按照“1336”工作思路,以实干争先、以实绩交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登封篇章。“1”即:锚定“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定位,坚定不移把发展文旅作为第一任务,以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第一个“3”即:围绕“产业提质提速”“文旅文创融合”“乡村全面振兴”三大主攻方向,精准施策、聚力攻坚,为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打牢地基、搭梁架柱。第二个“3”即:强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三个关键支撑,加快实现县域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6”即:2025年要在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城乡融合、民生事业、营商环境优化等六个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发展质效提升。
践行央企责任使命 谱写央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访市人大代表顾晓山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国际化发展战略,谋划深远,高屋建瓴,令人振奋。我们中机六院要抓住机遇,践行央企责任使命,在加快推进郑州现代化上挺膺担当。”市人大代表,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晓山认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再聚焦,郑州要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区域辐射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顾晓山介绍,中机六院是我国工业母机机床工具行业“七所一院”中唯一的“院”,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绿色与智能制造重大科技专项52项,牵头建设河南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实施了全球首座煤机行业“灯塔工厂”郑煤机智慧园区等一大批智能工厂示范项目。中机六院将认真履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智能制造技术优势,积极参与郑州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提供最优质的专业服务,谱写央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全体系发展低空经济 推动低空产业做大做强
——访市人大代表刘平
“低空经济作为可预期的经济发展新蓝海、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创新、管理监督手段、人才资源储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人大代表、中国电信郑州分公司负责人刘平认为,郑州要全体系发展低空经济,抢抓低空产业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
刘平建议,结合全市正在推进的 “十五五” 规划研究,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总体规划,构建涵盖政策法规、监管体系、技术研发、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工作的顶层规划设计。同时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相关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合作,加快推进低空飞行监管平台建设。“中国电信郑州分公司将紧抓机遇,全面助力区域低空经济发展。”刘平说。
同时,刘平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场景创新尤为重要。他建议相关部门联合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积极组织开展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成体系推动更多服务、消费场景落地,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也为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推动城市管理内涵式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杜建强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委员、我当委员为人民’理念,履行委员职责。同时,作为市城管部门负责人,我将立足‘百姓城管、服务百姓’,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助力打造充满活力、有人文魅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市政协委员,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建强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何让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市民更幸福?杜建强表示,将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城市日常管理、“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四项工作,通过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暖心实事,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市民更有获得感。“2025年,全市城管系统将聚焦‘四高四争先’,突出‘我们的城市叫郑州’城市治理主题,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与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相契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相适应的新型城市管理体系,为郑州市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贡献城管力量。”杜建强说。
激发AI创新活力 助推各行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访市政协委员陈晋
“要依托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普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加强与DeepSeek等先进大模型全场景深度对接,为各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灵活的智算和模型服务。”市政协委员、郑州联通IDC业务拓展中心总经理陈晋说。
作为一名数字经济领域的政协委员,陈晋今年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领域建言献策。她认为,要汇聚好产业链生态力量,以AI技术全面植入,全面赋能政务服务,助力郑州开创全新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格局。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支持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享受普惠算力服务,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激发AI创新活力,赋能更广泛的行业应用场景,驱动各行业加速数智化转型步伐,为郑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陈晋认为,在低空经济领域,要创新构建“5G+北斗”融合通信网络,打造低空通信专网体系。
陈晋表示,将发挥联通平台能力和运营经验,重点突破低空监管服务体系、无人机政务应用服务、低空支线物流智能作业、应急救援实时响应等关键技术场景,为郑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访市政协委员张晓曼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回顾了过去一年郑州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让人倍感自豪。”市政协委员、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晓曼说,报告中提到,郑州城市“15分钟养老生活圈”基本建成,今年还将深化健康郑州建设,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这让人感受到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暖心和贴心。
面对老龄化社会,如何实现老年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早筛早诊早治?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专家,张晓曼说,随着老年认知障碍者数量的增加,社会医疗资源和服务需求也在增长。建议社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打造一支专门为老年人认知障碍服务的专业队伍,将诊断与干预的窗口前移,实现早诊断、早干预。同时,郑州应建立一家记忆与认知障碍病医院,规范认知障碍诊治流程,提高临床及科研水平。张晓曼说,认知功能障碍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在诊治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合作,也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议通过综合性的防治策略,减少或延缓老年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改善招聘机制 为郑州留住更多优秀高中教师
——访市政协委员张天佑
“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但是由于我市高中教师队伍补充不及时,影响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制约了高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市政协委员、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校长张天佑看来,进一步优化教师编制管理,尤其是改善高中教师的招聘机制,将有利于郑州留住更多优秀的高中老师,有效扩充高中教师队伍。
“改善高中教师招聘机制,需要编办、人社、教育等几个部门联动起来进行创新,使得学校能够找到真正需要的而且是热爱教育的人才从事教育。”张天佑建议,把这些人才选拔进来当老师,更重要的是还要把他们的学习、生活、发展等各方面安排好,将其培养成有能力、有水平、有师德的好老师,助力我市高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覃岩峰 李晓光 孙志刚 李宇航 刘盼盼 杨柳 张倩 陈凯 文 李焱 周甬 马健 黄余洋 白韬 图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