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全亚洲的目光都将聚焦哈尔滨。2025年中国举办的首项大型国际赛事——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正式揭开帷幕。历经长时间的努力,亚冬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美丽的冰城正在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

塔沟武校演员积极准备开幕式

规模创下新高

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是历史上参赛国家(地区)和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一届。其中,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是首次组队参加亚冬会,这也意味着亚洲冰雪运动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由于参赛队伍较多,赛程较长的冰球、冰壶比赛已经分别于2月3日和4日拉开战幕,备受关注的短道速滑比赛也于今日开赛。2月8日,本届亚冬会将迎来开幕式后的第一个比赛日,也是第一个金牌日。当天共将决出17枚金牌,“首金”在当天上午就将产生。

开幕式“雪”味儿十足

昨天下午,亚冬会开幕式完成了最后一次全流程彩排,正式演出于今晚8点开始。开幕式总时长约80分钟。其中,仪式部分约50分钟,文艺表演约22分钟,点火仪式及主题歌约8分钟。

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整体结构上围绕“哈尔滨、中国、亚洲”的地域递进层次进行设计:上篇立足于冰城,讲述冰雪文化的精神力量与梦想情怀;中篇立足于中国,讲述冰雪运动的燃情时速与全民热潮;下篇立足于亚洲,讲述冰雪同梦的情感联结与携手同行。

本届亚冬会开幕式最大的亮点是创造性地设计了主分会场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主会场设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分会场设在哈尔滨最热门的景点冰雪大世界,与主会场表演同屏联动,引动哈尔滨全城同欢同庆以及亚洲人民共情共鸣。在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亚冬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副部长周巍特别提示:点火仪式极具创意和特色,尤其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72名来自塔沟武校的演员将在开幕式上再度展现“河南力量”,他们共将参加3个节目的演出。经过近3个月的辛苦排练,这些功夫小子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只待在正式演出中将武术与冰雪运动融合的魅力完全释放。

节俭办赛,绿色护航

大型运动会历来是对举办地在组织、运营、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全方位的严苛考验,而冰雪运动又更具危险性,这对赛事保障的要求也就更高。通过高效、专业、周密的安排,本届亚冬会的各项保障工作得到了亚奥理事会的高度认可。

本届亚冬会的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分别在哈尔滨室内和亚布力赛区举行。为落实节俭办赛的原则,哈尔滨没有新建比赛场馆,在对各场馆进行改造,并经过前期的测试赛检验之后,场馆已经完全符合亚冬会的办赛标准。

受关注最高,也是中国队重点项目的短道速滑将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综合馆举行。为保障冰面质量,保障团队人员每天浇冰多次,每次时间持续约20分钟,浇冰用水是经过三重过滤后的纯水,而使用的浇冰车也以电力驱动替代传统燃油动力,更加环保。此前已经在这里训练过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等队都对场地给予了“完美”的评价。亚洲滑冰联盟短道速滑项目技术代表徐迅在经过现场考察后则表示:“这个冰非常适合短道速滑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赛事服务保障高效专业

在竞赛团队组成方面,本届亚冬会,国际或亚洲单项体育组织选派了来自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2名技术代表和1名技术代表助理,亚奥理事会还选派了151名国际技术官员。同时还有685名国内技术官员,他们中大多数都曾深度参与北京冬奥会组织筹办工作和国际国内大型比赛竞赛组织工作,具有丰富的竞赛组织管理经验,将确保赛事在公平、公正、专业的环境中进行。

赛事服务保障方面的亮点,主要体现在餐饮和医疗救护方面。餐饮方面,亚冬会组委会精心设计了包括清真菜单在内的运动员菜单,所有食材、调料均从产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医疗救护方面,600余名专职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已进驻场馆,配备具有外语沟通能力的滑雪医生,确保遇有突发情况及时处置。

在2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穆萨拉姆表示:“哈尔滨为本届亚冬会作出了辛勤而杰出的努力,无论城市运行还是设施保障层面,组委会都严格遵守赛事要求,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了筹备工作,非常高效、专业。”

(正观新闻记者 郭韬略 文/图 哈尔滨报道)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