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第九届亚冬会就将正式开幕,随着开幕式临近,大赛氛围也愈发浓厚。在白天气温也低至零下20度的冰城哈尔滨,处处涌动着亚冬会的热潮。

氛围热:冰城无处不亚冬

这是亚冬会第三次在中国举办,也是哈尔滨继1996年举办首届亚冬会后再度迎来这项盛事。时隔30年,哈尔滨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变的是哈尔滨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冰雪运动的热爱。

这个冬天,亚冬会成为哈尔滨的关键词,亚冬元素无处不在。在高铁站,不等出站,亚冬会的宣传画就扑面而来。从素有“亚洲第一步行街”的中央大街,到开幕式举办地会展中心,从太阳岛到冰雪大世界,所有的热门景点,都能看到吉祥物“滨滨”和“妮妮”身影。即便是在俄罗斯商品馆、红肠专卖店这些哈尔滨的特色商店里,也都能看到亚冬会的特许商品。“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的理念由此深入人心。

人潮热:当春节遇上亚冬会

哈尔滨原本就是国内冬季旅游最热门目的地之一,亚冬会的举办,更是为原本就热度极高的当地旅游添了一把火。

在中央大街,白天就已经是人潮涌动,而随着夜幕降临,整条街灯火辉煌,人流更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亚冬会特许商品专营店内,各种款式的吉祥物,水壶、挂件、抱枕、背包、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店内更是人头攒动。“因为要赶回去上班,等不到亚冬会开幕了,但亚冬会的产品是一定要买的,一部分留给自己做纪念,一部分送朋友。毕竟这次来哈尔滨有双重意义。”带着全家从四川来旅游的陆先生说。

在最热门的景点冰雪大世界,今年也以“迎亚冬”为主题,亚冬会的元素遍布景区各处。亚洲各国的地标建筑都以冰雕的方式呈现,游客在园内就能“畅游亚洲”。名为“亚洲同心”的主塔,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官方会徽为设计灵感,塔心为太阳形态,表达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中国的天坛、印度的泰姬陵、新加坡鱼尾狮、泰国大皇宫、阿联酋哈里发塔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建筑也都耸立其中。

有了亚冬会的加持,原本就极受游客欢迎的冰雪大世界在春节期间更是迎来了高峰。据官方统计,从1月28日(除夕)到2月4日(大年初七),8天春节假期,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累计接待游客超61万人次,2月1日(大年初四)单日入园游客数量更是突破了10万人次,创下单日入园游客新纪录。

需求热:比赛一票难求

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的冬季项目综合运动会,亚冬会吸引了各路冰雪高手参赛。一流的竞赛水平自然对冰雪爱好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门票销售也极为火爆,绝大多数比赛都是一票难求。

亚冬会的比赛分为两个赛区,冰上项目分布在哈尔滨市内的多个场馆进行,雪上项目则在亚布力赛区。其中雪上项目比赛免费送票,观众须在官网预约入场。

无论是票价在200元至800元之间的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热门项目,还是免费的雪上项目,几乎都是一开票即“秒空”。亚冬会门票难买,也因此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一票难求的情况,亚冬会官方也做出了回应。据介绍,为落实节俭办赛的原则,哈尔滨亚冬会没有新建比赛场馆,仅是对原哈尔滨冰球馆、哈尔滨体育学院滑冰馆、省冰上基地训练中心和哈尔滨平房区冰壶馆进行改造利用。这些场馆规模小,座席数量本身就少;加上还有部分座席因施工改造原因造成视线遮挡,也无法销售,因此场馆比赛的门票数量与同级别赛相比明显偏少。而按照亚冬会主办城市合同要求和国际赛事组织惯例,亚冬会各项比赛要保障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等团体贵宾,各国家代表团人员、运动员,转播商和新闻媒体等各类客户群体的注册座席,用于满足工作需求和观摩需要。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专业科学的规划,除注册座席外,满足观赛条件的所有座席都面向公众销售,尽最大可能为公众提供观赛机会。

该负责人介绍:本届亚冬会首次采用毫米波技术,支持8K赛事直播,可以带来更快、更清晰、更沉浸的赛事体验。不能到现场观赛的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收看。

组委会也特别提醒:为保障群众公平购票,公安部门对“黄牛”、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严打态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良好社会秩序。

(正观新闻记者 郭韬略 文/图 哈尔滨报道)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