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8岁的李松阳和300多位同学一起参加了杭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演出。那是已经在塔沟武校习武7年的他第一次登上大型活动的表演舞台。“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参加过春晚等大型活动,看着他们辛苦排练、外出演出,一边为他们高兴,一边也很羡慕,憧憬着自己哪一天也能参加大型活动,所以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回忆起杭州之行,李松阳语气里仍难掩兴奋。那时候的李松阳没有想到,一年多后,他能又一次登上洲际运动会的舞台——在哈尔滨参加亚冬会的开幕式演出,由此完成自己的“双亚之旅”。

对比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场地设在室外的奥体中心体育场,亚冬会的开幕式则是在室内的会展中心举行,场地和演员阵容都小了很多,塔沟武校参加演出的人员也从杭州的300多位缩减到70多人,这意味着选拔标准更加严苛,能够像李松阳这样参加冬、夏两届亚运会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同龄的何广伟也是其中之一:“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又一次在这么高级别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从夏天到冬天,从杭州到哈尔滨,间隔一年多的两届运动会,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演出内容都有很大差别,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不同的演出经历,更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我们那年在杭州,前期排练是7、8月份,天气正热,不过登封的夏天也热,这方面倒没有感觉特别的不一样。这次来哈尔滨,来之前都知道这里冷,但究竟有多冷其实没概念。到了以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哈气成冰’。而排练都是在室内,很暖和。室外零下20多度,室内零上20多度,温差40多度,确实感觉很不同。怎么说呢?挺‘刺激’。”何广伟说。

“真的非常感谢组委会和教练,在生活上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所以说哈尔滨虽然冷,但我们的感觉却是很温暖。”另一位同样参与了“双亚”的演员秦炯杰补充。

“杭州亚运会的场地空间大,技术动作也更开放,场地和排练都和我们日常训练相似,而这一次亚冬会,我们要学习很多冰雪项目的动作,比如速滑、滑雪,如何发力、如何控制身体、如何提高表现力,这和平时都不一样,这方面也是我们花时间最多的。”李松阳介绍。

除了和其他同伴一起参加团体表演之外,他们三人在开幕式上都还会以吉祥物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我们要穿着吉祥物衣服和其他演员一起表演舞蹈,期间还有相互交叉换位,要杜绝失误,节奏完全同步,确实是一种挑战。吉祥物的衣服是全封闭的,只能露出一双眼睛来观察外界情况。一来在20多度的室内排练,更加闷热,这就得益于我们练武打下的坚实的体能基础,二来,除了用眼睛观察,平时训练也必须用心记下移动路线,才能确保正式演出不出差错。”李松阳说。

在演出中,何广伟和李松阳分别扮演“滨滨”和“妮妮”,长时间的排练已经让两人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在接受采访时,他们用最擅长的象形拳“虎拳”和“蛇拳”来表现这种默契——这叫“蛇盘虎”!

和参加杭州亚运会的经历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在哈尔滨期间恰逢春节,他们也因此错过了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孩子们都说这个春节反而更有意义,更难忘:“除夕晚上,我们大伙儿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一起看队友们在春晚上的表演,这样的经历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所以绝对是最美好的回忆。开幕式在即,我们也会全力以赴,把这几个月辛苦排练的成果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

(正观新闻记者 郭韬略 文/图 哈尔滨报道)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