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报道,前段时间,贵阳的张先生用手机银行给朋友转账,不小心把13.8万元转到了前同事的账户上。该同事确认收到了这笔钱,也愿意退还给张先生,可查看账户时发现,这笔钱的大部分已被银行划扣。因为该同事在银行的房贷已经逾期两年,当卡里有钱后,银行系统自动扣除了9万多元的贷款费用。该同事把剩下的4.7万元退给了张先生,但无力偿还已被扣除的9万多元。

张先生希望银行能将扣除的钱退给他,由其同事继续承担这笔债务,目前还在等待银行方面进一步的回复。

同事的手机银行界面显示

正观视评:

由于个人疏忽,导致一连串巧合的错误,张先生本人并非没有责任,但也绝不至于要损失9万多元。这笔钱如果没有银行在中间的操作,收款人应该会原路返还。所以,张先生的前同事虽然作为获利人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但考虑到其经济困难和已经退还部分款项的事实,其法律责任相对较轻。

银行在处理转账时,虽然遵循了相关规定和流程,但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容忽视。首先,银行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错误转账,反映了其安全监控方面的不足。其次,在扣款过程中未对款项来源进行核实,就直接划扣房贷,可见服务方面存在瑕疵。这些都加剧了张先生的经济损失,因此银行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张先生可以走法律流程,只不过耗时费力的诉讼将是其疏忽大意的代价。生活中,“手滑”转错账的事情并不鲜见,有去有还其实更多还是侥幸。在网络支付前反复核实收款人信息很有必要,张先生的遭遇就是又一次警醒。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左海涛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