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中原地区商贾云集、繁荣兴盛。现如今,中欧班列(郑州)如同新时代的“钢铁驼队”,架起河南扩大对外开放的“陆上丝绸之路”。
2022年,郑州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总占地面积21675亩,由经开片区和郑州航空港片区两部分组成。以枢纽建设为依托,激发物流集聚效应,赋能通道建设,助力打造枢纽经济,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河南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有力支撑。
物流模式创新,运货更快更省钱
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开片区内,车来车往、川流不息。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内,上千个集装箱堆放整齐,六台龙门吊紧张作业,这里承担着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任务,是连接河南“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窗口。
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又一列缓缓启动,满载着机械设备及配件、新能源汽车、服装等货物启程,数日后将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终抵达德国汉堡。
从开行之初的“每月一班”到常态化高频均衡对开,截至2024年年底,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发行班列超过1.3万列,承运货物上万种,形成了“25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国际物流网络和“1+N”境内外物流枢纽体系。
以郑州为中心,中欧班列(郑州)境内集货半径达1500公里,畅通了欧洲、中亚、东盟及日韩等四个方向的国际物流干线通道,业务网络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对外开放没有边缘只有节点,内陆腹地也完全可以成为开放前沿。不沿边、不靠海,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创新物流模式、释放政策效应,助力“河南造”产业出海。
以往企业需要把出口货物运到沿海口岸堆场,等待口岸海关验放后,才能集港装船发运。现在出口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结海关通关查验手续,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发运,实现“上班列即上船”。得益于这种物流模式创新,企业运输货品的时间压缩了1天以上,每个集装箱节约物流成本约1000元。
枢纽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枢纽
2025年第一天,在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航空港片区,两列满载近600辆比亚迪汽车的JSQ6笼车成功发运。不沿江、不靠海,身处内陆腹地的郑州,何以吸引比亚迪从这里将汽车发往全球?
在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航空港片区,向西1公里就是比亚迪郑州工厂。2024年8月,比亚迪至国际陆港专用物流通道——竹贤南路建成通车,刚下线的比亚迪汽车实现了“出厂即发运”。
片区西作业区里,占地1200亩的仓储物流园区汽笛声疾,货运繁忙,10余家比亚迪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0余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已入驻此处。“我们全天24小时响应订单,实时掌握比亚迪生产节拍,20分钟内就能将比亚迪需要的零配件送到生产线上。”睿程优事物流供应链(郑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任玉兰说道。
两年时间,从无到有,从0到1。如今的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港片区周边,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城正拔地而起,吉利汽车、佛吉亚座椅等整车和核心零部件企业陆续落地,构建出“枢纽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枢纽”的经济发展新范式,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将具备班列开行能力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拓展欧洲、中亚、东盟线路,开行班列4000班次。
1月10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走访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港片区东作业区时看到,现场塔吊林立,建设如火如荼,作为该片区的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一期占地5800亩,今年5月将具备班列开行能力。其中,关铁融合大监管区内规划建设6束12条集装箱装卸线、1束2条笨重货物装卸线、1束2条成件包装货物线。建成后,将具备5000列班列开行保障能力。
不同于传统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在铁路线旁边单设独立海关监管场所,这里将按照“关铁融合大监管区”理念,直接将铁路线规划到海关监管区域内,实现入区即监管,一站式办理、一条龙通关,让内陆铁路港也能实现沿海码头的前沿功能。
汽笛声声,班列轰鸣。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不断建设,让郑州交通大“十”字从平面走向立体,缩短了河南与世界的距离,商品流通更顺畅,企业运营更高效,经济活力更强劲。
来源:河南商报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