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1月2日,由河南省文联举办的第三期“文艺讲堂”活动——《发现河南之美—漫谈<老家河南>系列豫剧戏歌》主题讲座精彩开讲。
本期活动主讲嘉宾由河南省文联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党组书记杨盛道应邀担任。
杨盛道谈到,近年来,河南省文联的快速发展得到各方赞誉,人才辈出,佳作不断,可圈可点,新气象、新面貌让人倍感振奋。省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了一系列影响力大、接地气的群众活动,赢得群众较高口碑。“豫剧戏歌”也成为一颗耀眼新星,受人关注。
随后,杨盛道围绕“豫剧戏歌”的起源与发展、“老家河南”系列戏歌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鉴赏等方面展开讲解。他用“三个需要”阐述了“老家河南”系列戏歌的创作背景: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的需要,通过戏歌形式展现新时代党中央对河南的期望;二是展示河南形象的需要,将河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融入戏歌中,让更多人了解河南;三是增强河南人自信的需要,通过戏歌反映河南改革发展和巨大变化,畅想河南的美好未来。
“创作系列豫剧戏歌,就是想把新时代河南风貌唱出来,让河南人自信起来、昂扬起来,把对家乡的热爱转化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无穷力量。”他充满深情地说。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贾文龙、杨红霞、刘艳丽、马彪、宋长流、康莎莎等嘉宾现场助演,形式独特新颖,讲与演相互呼应,唱和奏穿插进行,艺术家们的倾情演绎,一次次将现场氛围推向巅峰。
这一场精彩的讲座和精湛的表演给文联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思政课。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给予的最大启迪是向豫剧戏歌人学习。学习他们“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责任担当,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赤诚书写现代化河南建设实践,发挥文艺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学习他们“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为民情怀,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从人民呼声、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提炼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在守正创新中创作出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学习他们“孜孜不倦、前行不辍”的专业素养,不断夯实文字功底、文艺功力,充实文艺常识、知识和学识储备,努力做到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全省文艺文联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力献智。
青年干部学习体会
金哲(河南省文联办公室)
杨盛道先生对于《老家河南》系列豫剧戏歌创作历程的深入讲解以及现场演员的精彩演绎,让我对“戏歌”这门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通过“戏歌”进一步体会到我们河南的人文之美、山水之美、发展之美。身为河南人尤其是河南的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自豪,也更加有底气、有信心为河南文艺事业增光添彩。
原紫娟(河南省戏剧家协会)
杨盛道先生剖析了戏歌的起源与发展脉络,阐述了“老家河南”系列戏歌诞生的三大背景需求,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豫剧戏歌的大门。讲座最后,通过展示《放歌河南》《老家河南》《出彩河南》等系列豫剧戏歌作品,带领我们走进一个韵味与情感的戏歌世界。这是一次文化的沐浴、精神的洗礼,使我对大美河南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我对河南文化强大的自豪感。
赵地(河南省音乐家协会)
本次文艺讲堂以专家授课加演员演唱的形式,着实让人耳目一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文艺作品,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因为中原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清水秀,才产生了如《老家河南》这样一批反映中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优秀戏歌作品。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是“人民至上”,戏歌创作的根本动力在于传播大美中原形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作品被广泛传唱,也更加坚定了文艺创作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歌唱的信心和决心。
杨阳(河南省文学院)
“老家河南”系列豫剧戏歌内涵深厚,创作背景凸显其时代担当。戏歌融戏曲与流行之长,古韵同新声交织,既守戏曲精华,又合现代审美,借流行之通俗,破传播壁垒,是河南传统文化创新的佳例。这次讲座不仅深化了我对豫剧戏歌的认知,更启迪我思考今后文艺批评之路:剖析传统与现代融合妙处,关注创作背景折射的时代诉求,评判文艺是否兼具传承与创新亦将成为未来批评的新方向。
(正观新闻记者 苏瑜 通讯员 张菁菁 文/图)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