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于土壤中的动物骨骼,能给考古研究带来怎样的启发?1月1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开设的“新岁序开 万象更新”系列活动之“考古人讲考古”继续为市民朋友带来精彩的考古课程,从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一探动物与人类社会的奥秘。
一到讲座现场,动物考古学《解读动物与人同行的历史》的演讲主题便吸引了许多来博物馆参观群众的目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杨猛从首届考古学大会期间一则“指猪为羊”的新闻中,开始了这场生动有趣的考古讲座。“几位在某家饭店就餐的动物考古学家,看到烤羊腿端上来,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猪骨’。”杨猛说,这几位动物考古学家正是从这块骨头的形态和尺寸去判断的,像这样通过动物骨骼来判断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市集上售卖的“虎骨酒”,只要储备有专业知识,便能很快从骨骼形态上认出“此虎骨非彼虎骨”。
生动的新闻案例开场,让前来听讲座的市民朋友很快就对“动物考古学”这一研究方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动物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早期人类的渔猎生活到农耕社会的兴起,再到现代社会,动物始终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动物考古学就是研究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一门学科”杨猛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完成了对本次讲座核心概念的介绍。紧接着,从动物本身的各项特征,到人与动物关系的演变,“动物与人同行”的千年历史场景,逐渐在现场群众的眼前展开。
在一张由裴李岗文化时期到当今人类的“动物食谱”介绍页上,从鹿科动物成为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到猪、狗、牛、羊逐渐走向人类餐桌,不同时代的肉类饮食习惯也在细微之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例如,夏商时期还在被作为重要食材的“牛肉”,在秦汉以后,在先民的肉食结构中的比例迅速降低,这一点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好奇。
“随着秦汉时期牛耕技术的发展,牛开始被作为畜力使用,因此,杀牛逐渐被当时的官方社会所禁止,这也证明了动物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之密切。”杨猛从当时历史背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将饮食变化娓娓道来,引起群众认真聆听、仔细思考。
在杨猛的讲述中,无论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还是生产、工具、占卜、战争、祭祀、艺术等门类,动物骨骼在墓葬或考古工地中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反映了某一个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习惯,这些不仅对考古研究大有裨益,也证明了人与动物共同生存的悠久历史。“研究动物骨骼的背后的信息,也是在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杨猛总结道,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动物考古学从一门辅助学科发展为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工具,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认识。时代的发展,动物考古学将提供更多关于人类历史的观察,为理解古今社会变革、推动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及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