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次数最多的歌,点了N次的最爱美食,某一天凌晨四点还在浏览的话题……2024年进入倒计时,各大App的用户年度报告早已刷屏了好几轮,朋友圈里晒截图、互点赞似乎也成了某种固定的“电子仪式”。
一年又一年,一页又一页,年度报告的回忆杀,总能引发很多共鸣。爱听的歌、常走的路、不眠的夜……那些看似零散的生活足迹,被标注以清晰的时间节点,通过准确的数字统计,再配上简洁又戳心的文案,仿佛一年里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而在满足自我认知之外,当人们按下分享键的一刻,其实也渴望在这场年末社交盛宴中,自己能被看到、被读懂、被珍视。
不过,这种年度报告,特别是由此生成的人物画像,是否真的靠谱呢?如今,从理财消费到社交聊天,从工作学习到影音娱乐,平台似乎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但一年年地翻看那些“观察我们从而描述我们”的报告——好友数量增减能说明人际关系好坏?买下高价物品就证明达到“幸福巅峰”?凭几个随手发的表情包便可断定“人格属性”?数据看起来一点也不聪明,反倒是满满的牵强感、AI味儿。
况且,很多行为习惯也并非自发,而是来源于有意识地塑造。广告营销骗取点击,智能算法编织茧房,想要“越来越懂你”的背后,恐怕还是流量为王、逐利至上的商业逻辑。仔细想来,卷出各种花活儿的年度报告,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增加所谓的“羁绊感”来留住用户、活跃数据、赚取利润,就像报告生成前必须勾选的“个人信息授权”,以及每次点击分享后产生的流量收益。正如不少网友调侃,认真你就输了!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均手机上网的单日时长为7小时15分钟。线上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无法也无需逃离数据,但需警惕其对日常生活的“绑架”。就看这段时间,有人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反向驯化大数据,想方设法避免被算法“杀熟”;有人不再执着于“海马体”照片、预制朋友圈,发现“毛坯自我”更加鲜活可爱……或许都可以看作是对“不被定义”的主动出击。
世界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其难以被量化。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是批量生产的文案无法描述的,是这样那样的数据无法勾勒的。无论年度报告说东道西,生活终究要靠我们自己一步步去丈量。拥抱真实的生活,新年的方向盘紧紧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原题为《“懂你”的年度报告?看看就好》作者 关末 来源 北京日报)
统筹:陈若松
编辑:周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