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郑州面向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建立了191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并相应升级了各项暖心服务。

在高新区王屋路游园的这家城市驿站内,驿站内部设施齐全,有饮水机、空调、冰箱、微波炉、充电插排、沙发桌椅、便民服务箱、图书角等,让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闲时能充电”。工作间隙,不时有环卫工人们来这里休息,大家坐着边喝边聊,驱赶寒意。

天气很冷,这里很暖

12月10日下午3点,刚刚结束午饭点送餐高峰的外卖员马师傅,走进经三路农业路驿站,熟稔地走向饮水机,接满热水后,坐下来边喝茶边等单子。驿站内,几名环卫工人喝着热水,时不时聊着天。“这很暖和很方便,还不耽误一会儿接单。”马师傅说,天气转冷后,驿站显得更实用了。

“只要上班,就会来这里。”环卫工人李师傅已经记不清,自从驿站建立起来,这座小屋为他解决了太多不便。采访过程中,谈到驿站,一些户外工作者充满感激:充满人情味的驿站不仅是他们在严寒酷暑中休憩的地方,更像是这座城市献给他们的一份心意,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的关怀。

长久以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由于工作地点分散,工作环境和条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为此,郑州市城管局要求各级环卫主管部门统筹做好各类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合理设置环卫职工休息用房和冬季取暖、日常饮水等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休息场所建设和管理。

各级城市管理部门采用现状公厕、垃圾中转站、道班房等环卫设施合建和城市更新项目新建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环卫作息场所,有效解决了环卫工人的现实问题。

在运营过程中,郑州市城管局发现其他行业和市民对休息场所同样有着强烈的需求,便立足“百姓城管、服务百姓”,构建“市级统筹、部门配合、属地负责”的工作机制,统筹政府、社会、市场等多种力量,大力推进城市驿站(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对全市各行各业一线户外劳动者开放,为环卫工人、网格员、交巡警、执法人员、快递员、外卖员以及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8座24小时驿站正式开放

自11月起,有8座24小时“在线”的爱心驿站正式开放,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歇脚。

“一晚上送了60多单,到凌晨也没顾上吃饭,没想到这儿的爱心驿站还亮着灯,刷脸就能进来吃口热乎饭,还躺椅能临时歇会儿。”外卖员李师傅一边吃着饭,一边给其他小伙伴分享驿站的定位。

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消防设备、远程开门、智能AED……这些爱心驿站在原有的便民服务功能上,新增了智慧管理功能,通过视联网、物联网设备结合AI算法,达到安全、节能、便捷的目的。

除人脸识别门锁功能,遇到年纪较大、操作手机困难的人员,只需拨打门上张贴的管理员电话,管理员就会用手机为其远程开门。驿站里如有火灾、屋内摔倒及危险用电等行为,后台大屏也能及时在管理员手机上进行预警。

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城市驿站,附近的站点一目了然,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环卫作息场所570处,包含城市驿站(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212座(其中21座正在优化升级中)。

对照“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员管理、有地图可查”的“六有”标准,郑州市城管局在城市驿站运营过程中,不断升级驿站配置、优化驿站功能,联合工会等组织为驿站配备可供休息就餐的桌椅、烧水壶(饮水机)、微波炉、电风扇(空调)、报刊书籍、应急药品、充电充气工具等基本设施,使城市驿站“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

统一的标识、固定的场所、完善的设备……细节处处彰显管理者的用心。为方便市民打造服务品牌,郑州市城管局进一步规范城市驿站信息公开,在驿站外部悬挂信息牌,注明本站的服务内容、开放时间、管理人员姓名、电话等内容,同时开展驿站数据采集上传工作,通过“高德地图”APP的“户外劳动者驿站”等地图软件均可搜索到,让户外劳动者“看得见、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

下一步,郑州市城管局将加快推进城市驿站建设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城市驿站统一形象标识,提升城市驿站管理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切实提升户外劳动者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擦亮城市驿站“郑州名片”。

正观新闻记者 谷长乐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