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近日报道,上海有商场推出“男亲子卫生间”,解决了一些爸爸外出外娃如厕换尿布等尴尬与不便,被网友亲切称为“父婴室”,并建议全国推广。

其实在不少公共场所,如高铁站、大商场等,方便照护婴儿的私密空间已渐成标配。不过这些被挂上“母婴室”铭牌的地方也多提示“男士止步”。保护女性隐私的初衷不难理解,不过也在无形中强化了“育儿是母亲天职”的观念。

随着社会进步,更多父亲参与到育儿中,“育儿离不开家庭协作”也日益成为共识。大大方方设立“父婴室”,恰折射了社会育儿观念转变和进步。它的意义,绝不在于开拓了那么一个物理空间,更在于勇敢打破育儿性别标签,成功吸引大家关注公共场所男性育儿便利这件事,让“母婴室”不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对于不少地方来说,“母婴室”之外再单独开设一个“父婴室”并不具备条件,更可行的,或是对原有空间进行相应的改造,让其对不同性别的照护人员更加包容。当然,至于名字,不妨改为更为中性的“育婴室”。打造儿童友好、生育友好型社会,不妨就从这些点滴做起。

(原题为《大大方方设立“父婴室”折射社会观念进步》 作者 莫洁 来源 光明日报)


统筹:王长善
编辑:陈若松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