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的“赓续千年文脉 共叙时代华章”系列活动开启了最后一场非遗体验,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一场“非遗传承·艺术扎染”将非遗与传承、手工与创意的活动带到群众身边。

据悉,“扎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采用扎结染色的古老工艺。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其工艺特点是用线或绳把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在布料选好后,按参与者创作所需,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形成自己想要的花色。一进入现场,往日的活动大厅便换上了“新装”,无论是桌面还是地面,都被白色的塑料薄膜所覆盖。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扎染体验不同于往常其他活动,需要用到大红、黄色、靛青蓝等上色颜料,为了保护公共活动空间的整洁,给群众带来舒心的非遗体验,他们特意为会场做了保护。桌面上,各种夹子、皮筋、木板让人眼花缭乱,大学生小剑正在研究着如何完成一次扎染,在说明书与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将白色布巾湿水捆扎并点缀颜色,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色彩斑斓的“小彩团”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虽然到最后都不知道这些小工具的用处,但是还是完成了自己的扎染作品,感到有所收获,十分快乐。”小剑说到。“扎染的制作过程极具匠心独运,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人们的辛勤与智慧。”据了解,无论是想尝试抱枕、方巾、围巾的染色,还是想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图案,创意无限的颜色搭配与工具辅助,总能创作出精美的布艺制品,其过程闪烁着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智慧。

“非遗传承·艺术扎染”的结束,标志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国庆假期推出的活动圆满收官。从10月1日到7日,“每天不重样、样样都精彩”的非遗体验、考古讲座、义务讲解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学习,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博物馆里过佳节也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正观新闻记者 李居正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