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北海海城区附近沙滩,一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在台风过后的第二天意外现身,不料遭遇了一群游客的围观拍照,甚至有人伸手去触摸它。这一行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并担心假日期间这样惊扰野生动物的事情再次发生。对此,当地海洋局表示:禁止打扰,并承诺国庆假日期间,相关部门会加强值班巡逻。
在此次事件中,游客们上前伸手触摸的行为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干扰,这是缺乏基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表现。野生动物在栖息时需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未经许可的接触和拍照,可能会引发动物应激反应,影响其觅食、休息乃至繁殖等关键生命活动。更何况,斑海豹经历了台风,漂流到了陌生的海域,本身就已经心神不定,游客们的干扰更会让它再受惊吓。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从非洲大草原上因游客车辆过度接近而惊慌失措的野生动物,到因游客投喂而改变饮食习惯,每一次“亲密接触”的背后,都隐藏着对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潜在威胁。这些事例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保护野生动物必须从“不打扰”做起,让它们在自然状态下自由生长,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回望过去,不难发现,对野生动物的成功保护往往离不开政府的重视、法律的约束以及公众的参与,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有效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从非洲大草原上,游客与野生动物的保持距离,到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科研人员对大熊猫活动区域的谨慎监测,每一次“保持距离”不去打扰都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生命多样性的呵护。无数实践也证明,只有当人类活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野生动物才能得以自由繁衍、健康生存。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不打扰”不只是行为上的约束,更是一种生态伦理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在面对自然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主宰,通过减少人为干预,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同时,“不打扰”也是一种教育,它教会我们如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观察和了解野生动物,培养公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也只有双方“相逢”而不“相扰”,才能达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原题为《人与野生动物,喜相逢勿相扰》来源 钱江晚报)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