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一份四川广安市干部职工消费帮扶促增收、采购农副产品的表格在网上引发关注。表格分成几列,分为干部职工姓名、农户姓名、农户联系电话、农副产品品种及数量,购买金额。

据《潇湘晨报》报道,按表格备注的内容:县处级干部每人每月300元,正科级干部及相当职级、事业干部管理7级(专技7级)及以上每人每月230元,其他干部每人每月170元。这就意味着,干部要按级别买农副产品。广安市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表示,“是真的,有这个政策,已经实施了。”且表示,“对,有任务。”

领导干部带头购买农副产品是件好事,但提倡不是强制,“自愿帮扶”不能搞成任务摊派。且不说个人是否实际需要这些农副产品,仅是从每月的开销看,每位干部按级别购买,每月几百元不等,积累下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任务摊派式助农也背离了消费者自主选择、公平交易等基本权利,于法不容。就算吃的是财政饭,消费权利也不能被权力绑架。

更要警惕的是,指定干部采购指定农户的产品,还暗藏非法获益空间和腐败风险。据网友报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农户收购农副产品后再高价卖给干部一事。此种情形已有先例,让人不得不怀疑。尽管,目前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否认,但对于背后是否有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推波助澜,或是部门与企业、农户之间存在某种利益输送等疑问,当地仍需引起重视、深入调查,尽早回应舆论关切。

无论如何,靠任务摊派、靠权力销售得到的销量“假数据”再光鲜,也站不住脚,只会掩盖农产品销售的“真问题”。帮农助农变成伤农误农,妙招也会变歪招。

事实上,帮助农副产品打开销路的办法有很多,关键是要转变思路。例如,一方面,可鼓励相关工作者化身主播带货、寻求网络达人帮忙推销;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好货不愁卖”。输血不如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真正帮扶促增收,促进乡村振兴,还是得去市场里找答案。

摊派不是真助农。总而言之,单靠领导干部做任务买产品,是支农助农理念的偏差,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希望当地能正确认识,及时调整,确保“以购代扶”模式既助农又惠民,让消费者与农户双方皆获益。(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