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回忆,因找暑假兼职自己被骗,其实曾有多次止损的机会,但所谓“中介”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和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还是使他一步步陷入对方精心布置的“泥沼”,直至悔之晚矣……
面试过程中,“中介”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并收取每人100元大巴车费,路程为52公里
暑期近半,“学生暑假兼职被骗”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近日,上百名大学生在西安找暑假工,陕西星启远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收了体检费、保险费后杳无音信引发广泛关注。23日,西安经开区发布情况通报称劳动维权部门已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涉嫌犯罪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博截图
就读于西安某高校的许毅同样因暑假工兼职被骗,7月26日,他告诉正观新闻记者,西安当地因做暑假工被骗的人远不止100名,目前警方建了两个警民联系群,1群满了(500人),他所在的是2群,“与1群加起来,维权人数已达700多人。”
7月29日下午16时许,正观新闻记者致电西安市未央区明光路派出所,对方向正观新闻记者透露:“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件事涉及辖区3个公司,如要退费,需要先明确是向哪个公司交的费。”记者针对退费比例进行询问,对方称“应该是退一部分,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
为何涉及人数如此之多?本应赚钱的暑假工兼职,为何反被骗了钱?受骗的学生是如何一步步误入圈套的?正观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近期因暑假工兼职被骗的许毅、谢莹、陈龙,自述相关被骗经过。
没等到入职,却等来中介公司“人去楼空”
——西安某高校大一学生许毅自述
7月,我迎来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我和好朋友想着找份暑假工,赚些生活费。
7月10日,我们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专门发布兼职信息的账号,便与其联系。中间先后添加了3个人的微信,才联系上所谓“中介”,当天下午我们就去了“中介”所说的地址。
“中介公司”是在启航时代广场的一座写字楼,房间不大,20平左右,现场应聘者人很多,粗略估计当时至少有50人。
我们随着现场的人群队伍参加“面试”。面试过程有些奇怪,因为一直是我们问“面试官”问题,他们不问我们问题。我们还不知道是否通过面试,就被一个“中介人员”催促支付每人298元的体检费,体检结束后我们便回去了。
7月11日,“中介”通知我们去他们公司签合同。当时很奇怪,对方只让我们签字,他们自己却没签,而且签字的时候不断催促我们赶紧签。我面试的职位是“博物馆安保”,此前被告知薪资是14元/小时,合同上约定如果工作不满26天,按80元/天算。按照合同规定,工作期间我需支付8元/日的保险费,于是我再次向中介转了400元。
许毅向“中介”转账截图,左为体检费,右为保险费
7月14日,我们没等到“中介”承诺的3天内上岗工作,于是就打电话询问,但是他们以“最近岗位波动很大”为由,让我们再等待几天。7月15日,我再次联系“中介”时,对方就不再回复微信,拒接电话。
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被骗了。
随后的几天里,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从其他同样被骗的同学处得知有人已经报警,便加入了用于维权的警民联系群。这时我发现,群里大多是被陕西星启远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骗的,早在6月中旬就有人被骗,大家被骗金额不等,有人被骗1000多元。
再去此前面试地点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房间里只剩下一堆合同和办公设备。
“想过是骗局,但心存侥幸”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在校学生陈龙自述
6月21日,我在一家招聘网站上刷到一则信息,“中介”称在招厂区暑假工,薪酬是23元/小时,每天工时按10小时计。对方说带行李去面试可以优先面试,由于我是本地人,就直接打了个车前往面试地址。
不想,这时套路已经开始。
位于杭州钱塘区3号大街的面试地址 受访者供图
“中介”给我发的面试地点是在金铭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但“中介”并未介绍自己所属的公司信息,并且声称面试包过。
到面试地点是上午9点多,现场人特别多,现场“工作人员”要求先交100元面试费,在等待过程中,我和现场的一些求职者聊天得知,他们有不少都是从外地带着行李过来的。
面试完后,“工作人员”又声称由于我们是学生,没有银行流水,需要花80元做一个假流水的凭证。随后,又让我们复印身份证,复印费收了30元。
套路并未停止,11时40分左右,“工作人员”又让交180元被褥费,我当时还是觉得有些奇怪,还问“中介”说“不会骗我钱吧,上来已经交了400元了”,而“中介”的说法是,入职前交的所有费用,包括面试费、被褥费、复印费等,都会在做满兼职一个月后报销。
陈龙提供的支付凭证,从左到右依次为:面试费、被褥费、资料复印费、做假流水费
中午12时左右,现场“工作人员”说要带我们坐大巴去厂区办理入职,并反复催促我们交100元/人的车费,那是一辆破旧的老式大巴,大约载客40多人。当时我更加怀疑是不是入了骗局,但“工作人员”声称车费此后也会报销,再加上我想着已经交过那么多钱,如果现在放弃,前面沉没成本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还心存侥幸,想再往下试试看。
另一方面,我再次向线上联系的“中介”试探说“你不是说的零元入职吗”,对方却让我放心,说“你目前交的费都会报销的”。
当天下午,我们被带到位于杭州富阳区的厂区又进行一轮面试,晚上他们安排我们住到一个破旧的宿舍,每人收30元住宿费。
6月22日,我们被带到一处“医疗公司”,进行体检,“中介”又向我们收取每人50元体检费。
在厂区看到合同后,我意识到自己被骗。合同与当时招聘信息上的内容严重不符,本来说的坐班变成了站班,“中介”所说的时薪23元,合同却写着底薪2490元,每天基础工作时长8.5小时,加班费21元/小时。
随后,我向“中介”要求退款,但对方一下变了脸,直到我说已经报了警,对方开始不回消息。
我又通过“浙里办”的投诉渠道反映情况,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中介”负责人主动添加我的微信,但只退回来报名费和车费共200元,还有340元并未退还。
“催促+话术”,套路令人防不胜防
——西安某高校大一在校生谢莹自述
我是和一位刚高考完的好友一同被骗的,面试时“中介”让我们交580元押金,我们是学生,当时手上没钱,于是向“中介”商量能不能先交200元,对方同意后,我们每人向朋友借了200元,两人共计被骗400元。
我们是在智联招聘等网站,以书店兼职、电影院兼职等为关键词搜索招聘信息的。7月12日,有个“中介”添加我的微信,声称是在简历库上看到我的简历,说可以安排便利店的兼职,薪酬170元/天,日结不包住,月结包吃住。
受访者与“中介”的对话
我和好友第二天便按照对方所说,前往面试地点——南稍门地铁站附近的一座写字楼。面试现场几乎全是大学生,还有些是刚高考完的学生。
轮到我面试时,我问了“工作人员”一句“你是不是中介”,对方却反问“你看我像中介吗?”我不再追问。
面试完毕后,对方说为了防止应聘者做完第一天兼职就放弃,需要收580元/人的管理费,也叫押金,兼职满10天后可退。
对方的话术听起来很专业,我们信以为真,由于暑假期间没那么多生活费,就又找人借了400元,每人交200元押金。
交过押金后,现场的“工作人员”便让我们签订合同,我们本想仔细看一看合同,“工作人员”一直催促我们“打对勾”“签字”,签完后我们便回去等待安排入职。
按“工作人员”的说法,面试完3天以内会安排入职,我在现场添加其微信后便离开。但是回家后,对方却改口说,会在朋友圈发布兼职岗位信息,我看了之后发现跟此前所说的严重不符。比如此前所说的是便利店兼职170元/天,实际却是超市门口促销、只做3天的岗位,还要求必须穿裙子;其他则是一些刷单类的兼职。这时,我和好友意识到被骗。
“中介”朋友圈发布的兼职信息
随后我们上网搜索,发现有不少人被同样套路骗过。不少受骗者结伴去面试地点要求退费,先后去了两三波人,但最后一次去时,对方已经跑路。
维权者拍摄的现场图片
警方提醒
针对暑假工网上兼职、毕业季网络求职中存在的乱收费、退费难现象,正观新闻记者联系了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进行相关解读。
正观新闻记者:此类骗术有什么特点?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此类骗局被称为“黑中介收费”,是众多“求职陷阱”中最典型的一种。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介绍工作或兼职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求职者信息。往往收取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
待到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求职者上岗或中途辞退。这些非法职介机构即便提供了岗位信息,往往也是与高校毕业生(学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虚假的就业岗位。
正观新闻记者: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坑”主要有哪些?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常见的坑往往隐藏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线上兼职。对于线上兼职要谨慎选择,避免参与刷单、刷信誉等违法违规的活动,这些不仅可能是诈骗,还会触犯法律。
第二,招聘信息。在接受一份兼职工作之前,务必仔细核实招聘单位的信息!可以通过工商部门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和信誉情况,也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家长或有经验的同学咨询。
第三,个人隐私。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不要轻易提供给陌生人或不可信的网站。
第四,高薪诱惑。不要被过高的薪酬冲昏头脑。如果一份兼职工作的薪资待遇远远高于同类型工作的平均水平,且对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极低,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天上不会掉馅饼。
正观新闻记者:广大求职者应注意什么?被骗后怎么办?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毕业生求职时,应注意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求职。
在求职过程中,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培训费等行为,都属于非法行为。
一旦遭遇求职陷阱,或遭遇恶意解约等情况,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或侵犯,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许毅、谢莹、陈龙为化名)
统筹:石闯 李记波
编辑:孙露青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