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开通运营,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亮相,并成为母亲河上的新地标。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黄河弯流(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其中,“一字型”就是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东西向大通道。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便是“一字型”的咽喉。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采用“三桥合一”设计,节约了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黄河。大桥下层铁路桥面上游侧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济郑高铁,下游侧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郑(州)新(乡)市域铁路(预留),上层为32. 5米宽、双侧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郑新快速公路。

△检测列车驶过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大桥主桥工程位于宽阔的黄河河面浅滩地带,属于黄河湿地保护区和黄河鲤鱼生态保护区,同时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有许多野生鸟类在此越冬、停歇和觅食。铁路建设者为保护好母亲河,采取了多项环保举措,比如钻孔桩施工避开鱼类繁殖期,施工废水采用三级沉淀池沉淀、过滤,修建化粪池等。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养育了炎黄儿女,孕育了华夏文明。飞架南北两岸的黄河铁路桥更是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进步。

黄河郑州段第一座铁路大桥——京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兴建于1903年9月,由比利时修建,1906年4月通车,当时的运营时速不足15公里。该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钢体结构铁路大桥。1958年,黄河出现特大洪峰,黄河铁路大桥受损,逐渐退出铁路历史舞台。

△中国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

第二座黄河铁路大桥——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在离老桥500米的地方兴建,由我国自行设计,1960年4月通车。但受当时建桥技术影响,大桥桥基浅,设计等级低,每年汛期,铁路部门都要为大桥抛石固基。记者曾在抛石现场看到,湍急的河水冲刷着桥墩回旋而下,大桥西侧桥墩上方的护栏被拆除,形成一个个抛石口。缓慢移动的抛石车每每到达这些抛石口,一笼笼用铁丝捆扎的片石就在抛投手的奋力推动下,从一台台移动的铁架小车上被抛入黄河,滚落在桥墩的前方,河面顿时激起几米高的水柱。

△2004年,第一桥遗址、第二桥(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鸟瞰

2012年12月26日,伴随着京广高铁的全线开通,第三座郑州黄河铁路大桥——郑新黄河大桥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是一座公铁两用桥,大桥采用了大量代表当今世界桥梁建设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动车组通过大桥时速达350公里。2015年,大桥获得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一一鲁班奖。

△2012年,郑新黄河大桥高速铁路部分正式通车

2014年5月16日,历经了54载风雨的第二座黄河铁路大桥“功成身退”,在大桥下游百余米处,第四座桥——黄河四线铁路大桥(即郑焦城际黄河特大桥)接过“接力棒”,承担起既有京广铁路与新建郑焦城际铁路(郑太高铁)的通车重担。

△“退役”的第二桥与郑焦城际黄河特大桥

今年6月20日通车的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是黄河郑州段的第五座铁路大桥,也是第二座公铁两用大桥。

▲ 济郑高铁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今天,当我们站在黄河岸边,看着一列列动车组列车飞速跨越黄河时,我们的思绪也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后,济南至郑州的运行时间将由目前最快3. 5小时压缩至1. 5小时。这条快速客运通道将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提供更有力的交通支撑。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