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建利/文
童年:割舍不断的情结
小时候,有一次站在田间地头,爷爷就站在我的身边。爷爷伸手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建筑说:“这是城里最高的建筑二七纪念塔,站在上面会看的很远很远。”以后,我常常站在田间地头,向北遥望。原野一片空旷,远处的二七塔在低矮的城市建筑群中显得那么高大。二七塔如一盏明灯,照亮着我的心灵。于是有一种愿望,我多么想登上这个高塔。
我的童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的父亲还是民办教师。家里放着他的很多工作笔记本。几乎所有的笔记本上都印着二七塔形象的图案,当然也有图片,彩色的。二七塔图片尽管没有现在的数码照片看起来那样清晰,但是把我带回到了一个久远的过去:
晴朗的天空下,一座巍峨高大的双塔。绿翡翠般的琉璃瓦,白玉石般的塔身。红色的窗棂,红色的大钟,红色的大门,尤其塔顶红色的五星,高高举起的样子。大钟前奏的音乐也是红色的。名字就是《东方红》。我常常想:整个二七塔红色、绿色、白色搭配,相得益彰。红色代表着奉献;绿色代表着青春;白色代表着纯洁的革命情操。每每我经过这里,看到红色大门,听到《东方红》,心情就像塔层间的檐角,四下翘起,张开翅膀欲飞起来。
经常翻看父亲的那几个日记本,常常想起头次坐在父亲自行车前梁上的情景。那时,我家不像现在已经溶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到城里看看二七塔,一直是我这个孩童的梦想。父亲带着我,穿过长长的街道,穿过浓密的树荫,穿过车铃叮当四起的人海车流,视野中,二七塔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父亲这时总是对我说,到上面会看到远近郑州城的街景。每当父亲带我到了二七塔的脚下。我都会抬头仰望,看看双塔高耸入云。还记得,那时我很好奇,塔顶那颗五星,和我帽子上的一样鲜红。我还好奇,红色的大钟怎么不像是走动。父亲所说的《东方红》,到什么时候才能奏响?父亲总是微笑着,解开我心中的一个个疑惑。
父亲带我走近二七塔。除了兴奋,我更产生一种想法,就是登上二七塔。父亲平时生活节俭极了,从不随便花钱。我只是嗫嚅着说出了心中的愿望。没想到,父亲竟然一下子满足了我的要求。父亲带我从南面朱漆大门进去的。先是眼前一片漆黑。父亲牵着我的手,转过迂回,登上了旋转而上的楼梯。登上最初的时候,楼梯还很宽敞,还有展厅。透过透明的玻璃展台,看到了很多带有二七塔的图片纪念品。令我惊奇和兴奋的是,里面还有工作笔记本。上面的图片和家里的一样。塔层越上越狭小。上到顶层时,感觉到了红五星灿烂的照耀。让人最感幸运的是,优美洪亮的《东方红》震撼敲响,心情为之激越飞扬。二七塔远处。楼房错落有致。近处街道笔直,车流穿梭,人来人往,洋溢着现代都市气息。
随着我渐渐地长大,我仍有割舍不断的二七塔情结。上小学时,我和姐姐学会了骑自行车。最想去的就是二七塔脚下西北角的解放路新华书店买书。那个书店给我的印象是很大,和二七纪念堂一样灰色墙体。有三层。一楼买文学作品,二楼教材,三楼科技之类。把书递给营业员,营业员会在书背后砸下一个粉红的印戳:二七塔。到了小学高年级,历史课上,我知道了二七大罢工,知道了施洋,林祥谦两位烈士的名字。插图的画面和郑州烈士陵园革命先烈历史文物陈列馆里的大型壁画一样。大型壁画栩栩如生,每个观者如同亲临其境。
高中时,我一次到郑州烈士陵园,以外地看到了院内新添一个四方高台,有阶梯,拾级而上,就会发现上面有一个如同路标一样的标记,台前大致写的是:该处和二七纪念塔同一高度。该处立有标识,被作为重点革命教育文物保护建筑。这时我想起了随着都市的发展,二七塔在现代化楼群中“变小”了。站在田间地头,再也看不到了爷爷所指的二七纪念塔。郑州烈士陵园就在我成长的村子里。二七塔没有“变小”,走进郑州烈士陵园依然“看”得到,内心不由激越飞扬。
少年:传递生命传递爱
2003年春节前夕,父亲带我坐着38路公交,在“东方红”影剧院下车。东方红电影院也是灰色墙体,楼头上有鲜红的五星。看着我面无血色,父亲说:“孩子,倒趟车吧,离人民路上的那家中医院还远。”我忍受着浑身的疼痛:“爸爸,我想路过二七广场,看看二七纪念塔。”在此以前,我经常路过二七纪念馆,看着二七塔巍峨耸立,心中有一种愿望,真想买张门票上去看看,找回当年登塔的感觉。
我和父亲沿着正兴街往前走,在和解放路交汇的地方,二七塔闯进了我的视野。二七塔还是我童年时的二七塔。还记得,当初和父亲来到二七塔下。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前梁上,望着高耸入云的二七塔,我伸手不停地数着:“一、二、三、四……”。旁边传来了一个老大爷呵呵的笑声:“孩子,二七塔地下三层,上面有十一层,一共二七十四层!为了纪念在 ‘二七大罢工’牺牲的革命烈士,专门供来往的游客瞻仰英雄呢。”我看看肩上挎的绿书包,上边有个红星,和二七塔顶上的一样鲜红。红星的下面是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到红色似火的话语,心里暖哄哄的,不禁地看看红色大钟前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毛泽东思想万岁”。同时,我又想起了曾经京广路铁路局院内矗立的毛主席石像。
父亲带着我,走到二七塔的脚下,看着大街上车辆来往,人流穿梭。看着我捂着胸口,父亲扶着我在二七广场的休闲椅上坐下。也不知怎么了,我竟然迷恋起周遭的街景。儿时车铃叮当悦耳传进耳畔的情景找不到了。拖着一双大辫子的电车也没有了身影。甚至往日的郑州城内最大的新华书店,“刘胡兰”百货商场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是解放路还在,人民路还在,二七路还在, 红钟前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毛泽东思想万岁”的红色标语还在。新时代的二七广场周围的商厦一片繁荣。远处建筑群犹如擎天柱,直插云霄。人行天桥横卧广场四周的街道,处处洋溢着浓烈的现代大都市气息。
父亲带我离开二七广场时,二七塔尖的红色的大钟还在悄无声息的转动。悠扬厚重的《东方红》钟声,也要按时地飘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这是在昭示革命斗争和青春奉献吗?然而新时代,她所赋予的是人们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挑战。离开途中,不时回望,二七塔的身影依然高大。我向父亲畅谈着童年时代的好奇:大钟旁边的五星灿烂,竟然和我军帽上的那颗一样鲜红。二七塔的展厅的柜台里,有工作手册,上面有二七塔,朱漆大门前奔驰着老式公交,和父亲的抽屉里的那本一模一样。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再次登塔的冲动。我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答应我,等到我的身体康复后,我俩共圆这场梦。
走进了人民路的那家医院。大夫为我量过了体温,做过血常规。望着我苍白消瘦的脸,大夫双眉紧锁。他说,我的白细胞数量高得惊人。父亲留在了医务办公室内,而我被“请”到长廊内 ,我和父亲仿佛相隔了两个世界。后来,我接受长期的治疗。每次化疗过后回家,坐在82路公交车厢内,经过二七广场,我凑到公交车的车窗前,总要看看二七纪念塔的风采,这个让人留恋的地方。可我将不久于人世了。看着天然、亚细亚、北京华联众多商场,我还没有认真逛过。我还想去太康路的新华书店,还想去人民公园。父亲就鼓励我:“孩子,你要坚强,学学二七革命先烈们顽强的意志。”当年,哥哥为我骨髓配型成功,我彻底摆脱了病魔。我治疗期间期间,亲戚朋友都向我我奉献爱心,中华慈善总会、齐礼阎乡政府、黄岗寺村委给我提供了物质帮助。当我康复后再次登上二七纪念塔,真正感受到二七塔有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生命传递爱。
我的第二次生命已经走过很多年的历程了。八年当中,二七塔仍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在二七塔下,我和妻子首次约会。我所给妻子的第一印象是态度的坦诚。外地来郑文友也知道二七广场二七塔,那是郑州的名片。我送过她一本《郑州故事》,里面有我和她的文章,当然也有图片二七纪念塔。二七塔成了以文会友的地方。外省亲友来郑探亲,我总忘不了带他们逛逛二七广场,上上二七纪念塔,留个影做个纪念。八年来,我的生活变得那样精彩:奥运火炬传递郑州,我来到二七广场为奥运健儿加油。国庆焰火晚会也在这里举行,我和众多市民一起涌上街头,共同祈福盛世中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年:相恋在二七广场
2009年的初夏,我通过电话和李金华约定地点相见,选来选去,还是选择二七广场。二七塔,是郑州市区最著名的地方,也是郑州的名片,在二七塔下面约会,显得我这个郑州人很坦诚。约会时间选择在晚上。二七广场一带属于二七商圈,广场周围是时尚购物场所。来到这里,不但可以看到夜幕中二七塔灯火辉煌,轮廓分明,还可以看广场地灯交相辉映,远处商厦虹霓流转闪动,车来车往,人流如织,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我赶到二七广场后,就打开手机找寻李金华。在左顾右盼中,发现一个女孩手里挥着手机,手机铃声不断:“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我的爱,就让我一生去等待……”女孩从休闲长椅上站了起来,微笑以对。寒暄了几句,坐在休闲椅上。忍不住,我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女孩。李金华洁白的脸庞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恬静。我和任何女孩见面,都改不了拘束的习惯。这次同样不例外。不自觉地,我打开手机里的QQ,掩饰着心中的不安和焦虑。
李金华见到我,就像见到一个熟识的老朋友。她在和人交往上,远远比我大方。李金华说,很早就听说过我了,还看过我写的“郑州故事”,就在《郑州晚报》上!我不由一愣。就是这样,我们彼此交换过去的经历。回到家里,李金华美丽的倩影在我的脑子怎么挥之不去!我才知道当初约会时的不在乎,全是“伪装”。我本可以有机会的,二七广场卖买玫瑰花的男孩来到跟前,我怎么不主动要上一束呢?二七塔东面的麦当劳快餐店24小时不打烊,我怎么不约她到里面坐坐呢?甚至,周围的购物广场,德化街步行街,都是一直开放着,我为什么就不愿意领着她到里面转转呢?甚至,“东方红”影剧院近在咫尺,爱情大片院线激情上映,为什么我不陪着她到那里,潜移默化地地进行一场情感上的交流呢?
一个星期后,我和李金华再次的相见,我不再懊恼,地点还是在二七广场。从小到大,就热衷于二七塔。选择二七塔相见,完全我个人的嗜好和安排。我常常地惊叹于二七塔奇伟的造型。正如李金华所说:“塔顶红星闪耀,大钟转动,代表着与时俱进。塔身红色窗棂,玻璃闪光明澈,代表着坚韧的意志和宽阔的胸襟。绿色的琉璃檐层,白色的基座围栏,代表着燃烧的青春和无私的奉献!”谈话中我发现她也喜欢文学。我和她的爱好竟然相同。
我和李金华这次约会,依旧没有逛二七广场周围时尚购物商场。德化街步行街,大上海城也没有去,甚至连事先商量好的到人民公园游玩的计划也取消了。我和李金华去了太康路郑州购书中心。我选择了海岩作品《幸福像花儿一样》,李金华抢先付款单,说是送我的礼物。看着书的后面砸上了粉红的印戳“二七塔”,我忍不住地多朝着温和的李金华看了几眼。
李金华是个开朗的女孩,而我却很内向。不善言谈的我,喜欢听她在我的耳边唧唧咯咯地倾诉过去的往事。李金华有很让我惊奇: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经历,性情喜好她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而这一切,也是从和她一样爱说笑的嫂子那里得到的。一年后有一天,李金华对我说:“咱们领结婚证吧。”我心里既感到甜蜜,又紧张,以致不知所措。那年6月份,我和李金华走进了二七区婚姻登记处。捧到鲜红的结婚证,我俩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心中就如二七广场上光电喷泉,不断地喷涌着喜悦。工作人员建议我俩在庄严的国徽和鲜艳的五星红旗下留念。李金华遗憾地说:“要是以神圣的二七纪念塔为背景,那会更有意义。”不久,我拿出结婚纪念照数据,经过电脑图片处理,我俩站在巍峨高大的二七纪念塔前。看到这张照片的亲朋好友,都能看到我和李金华的脸上,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
郑州乡土文化家园
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