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春,真的老虎是摸不得的,但是可以摸摸老虎的老师——猫。撸猫、看猫、学习民俗文化,这里有个一站直达的解决方案。
01
早在18世纪,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保护建成不久的冬宫免受老鼠的侵害,下令在宫中养猫。这些猫卫士非常尽职尽责,鼠害很快就被控制住了。在成为世界著名的冬宫博物馆后,这些冬宫猫成为博物馆的奇景。这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猫群的源起如出一辙,现如今,这些猫都成为了博物馆活的吉祥物,也成为很多“猫奴”去博物馆的一大理由。
炎黄艺术馆的猫与捕鼠无关,这座1991年正式落成开放的场馆,建筑造型汲取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四周绿树环绕,尤其是建筑后方修葺整齐的宽大的草坪,成为小动物最佳的栖息地。附近很多因故无法继续养猫的人便将猫放到了草坪上,还有馆员捡回来的流浪猫,它们共同构成了现在的“炎黄猫”群体。
流浪猫小黑是馆里的“明星”,它很小的时候被遗弃在一位馆员家的窗户下。把家安在馆里后,小黑有了一个新的天地。因为小动物不可以进入展厅,院子里的参天大树、草坪,还有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都是他的“领地”。
一些猫长期居住在炎黄艺术馆,还有一些猫成家后离开了。小白在生了四只小猫后,便带着孩子搬到对面的小区居住,每到饭点,都会带着孩子回“娘家”吃饭。由此在炎黄艺术馆内,构成了一个猫咪自由生长栖息的群落。
02
有趣的是,炎黄艺术馆第一任馆长黄胄也是一位“猫奴”。中国画艺术大师黄胄创作了众多动物题材,其中以驴最为著名,同时,对于鸡、鹅、狗、猪等家禽家畜乃至鹤、鹰等小动物也颇下功夫,不仅造型准确,而且擅于撷取最生动的姿态。李可染认为,黄胄画的动物中以狗为最妙,而他画猫的几件习作形神兼得、笔墨生动,实在精彩。
《紫藤猫》 1986
1月25日至2月27日展出的“如虎——黄胄画猫贺岁展”,展出黄胄于1980年至1996年最轻松惬意的时候画的20余幅猫,部分还是其晚年在太湖疗养时画的。在绘画方面,黄胄有一个特殊的天赋,超强的速写能力和造型记忆能力,让他在瞬间可以捕捉画面,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再以富有生命力的状态呈现在生宣纸上。
《花猫》 1980
《花猫》 1988
黄胄曾经专门提及“在欧洲见有私人博物馆养猫三百余只供人参观。荷兰首都河上亦有二三百只猫,以招揽游客。余也爱猫,每以不能饲养为憾”。因此,他将对猫的喜爱都凝聚于笔墨之中。关于画猫他曾提及:“宋元皆有形神兼备者。”“明清也有人画,流传的作品不多,造型写实技巧赶不上宋代而粗笔写意则有发展。八大山人有时也画睡猫,别有风趣。近代任伯年、徐悲鸿画猫推上另一高峰。”
《菊石猫》 1983
《蕉荫双猫》 1983
《虎视》 1982
有别于古人画猫强调猫的柔软,黄胄的画则突出猫壮硕精悍的体形和机敏迅速的动态,在扭转的身体和灵动的眼神之间,一只只有故事的小猫便在画笔下诞生了。1983年的《菊石猫(秋趣)》上有题跋:“每餐先备买鱼钱,曾记携归小似拳。一从爪牙勤黠鼠,傍人安稳卧青氊。癸亥冬腊月太湖三日风曾见汪士慎有此画意。黄胄”。
为了呈现猫真实的状态,黄胄画猫手法也非常多样。比如黑猫以大笔泼墨、色,白猫的笔墨最为简练,多用飞白,带有蓬松的质感。最生动的部位则是猫的眼睛,采用冷暖两色(常以蓝灰(花青)画猫的眼球,而以绿色(花青调藤黄)作最关键的点染),尖尖细细的瞳仁里带有猎食动物的野性和敏感。猫虽懒,但并不乖,对于生猛和野性的捕捉恰是黄胄猫的特色。
03
每年新春之际,炎黄艺术馆都会推出生肖主题展和民俗展,虎和猫都是现代猫科动物,而传说中猫是虎的老师,所以此次以馆藏黄胄猫的主题展迎新春,同时还在1月28日至2月25日举办“虎虎生威——炎黄艺术馆民俗迎春展”,重温民俗文化的温暖记忆。
《窥视》 1985
虎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在这一点上,不论是中国的阴山岩画、神话传说、《山海经》,还是欧洲的洞穴画和古罗马文化中,对虎的宗教崇拜都体现得十分清晰。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尾,驱邪避鬼!”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老虎是一个守护家庭平安、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神。因此也诞生了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披风,还有各式布老虎玩具。虎的威武和勇猛为人们所羡慕,故常被用来象征和比喻诸多人和事。
《大虎》 河北武强木版年画
《猛虎》 山东潍坊木版年画
此次展出的木版年画作品中,很多老虎的前额都有一个“王”字,据说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把自己的地位“写”在额头上,确实足够霸气。
虎头鞋和布偶
剪纸
炎黄艺术馆建馆伊始,黄胄捐赠的数千件文物、书画作品构成了馆藏的基础,2013年,著名民间美术研究专家冯真将其收藏的近千件民间收藏捐赠炎黄艺术馆,丰富了艺术馆在民间美术方面的收藏,他们的捐赠也是此次展览作品的主要来源。
《包公上任》 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将之双龙会》 木版年画
布老虎、虎头帽、虎头鞋以及少数民族童帽,陕北剪纸,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等,带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年画部分,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即便现在来看,那些鲜活又具有典型民间特色的作品,也饱含着观看的乐趣。
《武门神》 四川绵竹木版年画
木板年画多采用木板刻印和手工彩绘的方式,多以吉祥喜庆、民间传说、乡土生活等为主,构图丰富夸张、色彩鲜艳明快,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同时,一些传统故事也通过年画这一媒介得以在民间广泛传播,相当于另一种民间教科书。
《刘海戏金蟾》 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
骑车仕女与门神 四川绵竹木版年画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真老虎是摸不得的,在炎黄艺术馆撸撸猫,看看黄胄猫和民俗文化,也是虎年新春一件乐事。
文字|张火火
图片|炎黄艺术馆、艺术栗子
监制|顾博
艺术栗子
艺术栗子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