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泡就亮了起来,瓦数都不大,有些昏暗,泛红的灯光在清冷的寒夜显得尤为特别。

听大人们讲,大约在我出生前后,村里才通上电,大家告别了小小的煤油灯,用上了明亮的电灯。

村子里还是有好几户人家没有通电,可能是觉得电费贵,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用一个老人的话说,天黑了就睡了,天亮了就起来了,要这电灯干什么。

这其中就包括奶奶的姑姑家,一直还是点煤油灯的。晚上去她家的时候,灯火如豆,大概能看得见人,可怎么也看不清脸。记得有一次老人家包了饺子给我们吃,其实味道挺不错的,可由于看不清碗里的情况,我借口门外有人叫我,端着碗出去,偷偷把饺子都倒了。

通了电的人家也很节俭,用的灯泡瓦数很小,不少都是十五瓦。开灯之后,一点也不亮,透着发红的光,屋里的一切都显得有点模糊。与过去的煤油灯和蜡烛相比,这个已经很了不起了,起码能把整间屋子带动起来,煤油灯只能照亮很小的一部分。

冬天天黑得早,人们吃完饭后就没有事情了,地上待不住,只有坐到热炕上。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种泛红的灯光挺有意思的,在寒冷的冬夜让一切都变得柔和安静下来。人们显得从容不迫,悠闲地享受着小农社会的慢生活。

女人们手上一般都不闲着,不是纳鞋底就是拧麻绳,好像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男人们则洒脱一些,卷点旱烟抽。老人和孩子则喜欢干点零活,最常见的是弄点玉米棒子来剥,反正手上不能闲着。

那个时候串门的人很多,本家或者邻居中有关系好的,往往会聚到德高望重的人家来。反正天黑的早,上了炕也睡不着,不如去关系好的人家打发点时间,有的还可能想着省点电钱。在灯光的辉映下,每个人的目光都显得柔和安详,白天的疲劳和委屈都消失了,神态都很自若,似乎这会儿就是天底下幸福的人。

后来回忆起大家当时的神情,真的觉得生活在农村的人是如此容易满足,能够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那个时候是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开端,农村人基本上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状态,吃的粮食都是自己家种的,衣服和鞋子都是自己做的。当然做衣服的布是商店里买的,再往前倒几十年,穿土粗布也是常见的事情。

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少数富裕劳动力去百十公里外的矿上干点粗活,可一到农忙季节都回来了,大家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入冬之后,外面的活不好干,不少人也都回来了。村里总是有不少人,大家干点冬季不多的农活,晚上就会聚到一起聊天。

人们聚到一起不能干聊,主人家往往会拿出点爆米花什么的,大家嘴里吃着,显得不空。我对爆米花印象深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在聊天的时候总是吃它,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起来了。

当然卷旱烟也是一件很能拉近距离的事情,卷烟纸往往是家里那个孩子的废弃作业本,被裁成小长条。大家抓一撮烟叶放进去,卷到一起,然后点着抽了起来。这种自己卷的旱烟往往抽不了几口就烧完了,可劲儿特别大,没有抽惯的人一口就能呛出眼泪。

如果有不常见的稀客上门,主人家会热情相迎,然后拿出一瓶白酒来喝。那个时候的农村人不是那么讲究,在泛红的灯光下往往是干喝。连着倒三杯,你都喝了,这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敬意,也体现了客人对主人的认同。至于下酒菜之类的,几乎没有,有酒喝就不错了,主人家平时都不舍得。

后来有些人家有了电视,晚上聚到一起聊天的人就少了,而是去别人家看电视。不过那些有电视的人家往往就是过去聊天的人家,任何时期,走在最前列的往往都是同一群人。只不过有了电视后,大家就不太在乎用电了,灯泡也都换成更大的了,否则把谁磕了碰了,则非常不值得。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回家过年的时候,也开始注意到家里灯泡太小。不少人拿着自己的钱去街上买了灯泡给家里换上,一下子就亮堂多了,再也不是那种模糊的红光。许多人家还加装了灯泡,堂屋和大门口都是一百瓦的,除夕夜和正月十五必然都是开着的,外面罩着大红灯笼,显得十分喜庆。整个村子都亮堂起来,配合着新盖的房子,让人充分感觉到了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大多数人家都在变,可少数人家却在原地踏步走。除了没有拉电的那几户人家之外,一些通了电的人依然用着十五瓦的小灯泡。不但瓦数低,而且总是舍不得开灯。

有个本家的爷爷,每月电工抄电表的时候总是很惊讶,和上个月比,常常没有变化,使用的电量不超过一度。开始电工不相信,后来发现他们都是找东西时开一下,然后就熄了,平时没事根本就不用。这种用电模式自然是用不了多少电,每月电工看不到变化,就是正常的了。

大约1990年左右,我去母亲的舅舅家,那里地处大山深处,通电工作成本很高,依然处于整村不通电的状态。到了这里,晚上大家重新点起了煤油灯,一切仿佛又被神秘的红云笼罩起来,带有了几分诡异色彩。晚上的时候,人们早早上炕熄灯,可我一点也睡不着,听着老牛反刍的声音,感觉时光仿佛停滞了。

三年多后,我再次来到这里,已经通电了,可大家也和我们村刚通电时一样,大多数人家用的都是十五瓦的灯泡,远远看去,红红的一片。

正好赶上母亲的姥爷过三周年,舅爷家换上了大灯泡,把整个院子都照亮了。小山村的人都很兴奋,大家坐在院子里烤火聊天,久久不愿散去。望着远处黑乎乎的群山,我突然觉得光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也可以给人带来安全和力量,让人们从容淡定面对一切。

几十年后,我来到了大城市,到处是白炽灯,瓦数可能不大,但亮度超过了过去的一百瓦大灯泡。到处都有暖气,人人都能抱着手机看视频。再也不用为了蹭点灯光去别人家聊天了,人们习惯了把冬天的寒冷关在了门外,悠闲地享受着今天特有的光明和温暖。

看着窗外灯光,让人有些恍惚。短短几十年,冬夜的灯光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就连老家的村子肯定也和当年不同了。只是我有点怀念当年的十五瓦灯泡,怀念泛红灯光下的人们。——喜欢请关注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