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植保到物流配送,从竞技航拍到空中交通,无人机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也清晰地指向了这一新兴领域。

近日,上交所正式受理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而在9月底,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书,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几乎同时,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而小鹏汽车旗下的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也宣布任命首席财务官,或为未来上市铺路。

这一系列密集的资本运作,似乎预示着整个低空经济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核心企业群雄逐鹿,IPO进程折射行业高景气度

这波IPO潮中,多家代表性企业凭借其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深度布局与领先优势,交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答卷,成为行业高景气度的最佳注脚。

首先是技术护城河深厚的动力系统龙头——好盈科技。作为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域的资深玩家,好盈科技成立于2005年,长期深耕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大力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动力系统。

图源来自pixabay图库

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68亿元、5.46亿元、7.38亿元、5.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88.85万元、9418.07万元、1.52亿元、1.39亿元。

再是全球市占率第二的“无人机电机隐形冠军”——三瑞智能。其成立于2009年,是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并有望成为“民用无人机电机第一股”。

从财务数据来看,营收从2022年的3.6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8.31亿元,净利润也相应从1.31亿元跃升至3.33亿元。

不仅如此,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市场,三瑞智能2024年的市占率为7.1%,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大疆创新。

然后是深耕智慧农业、寻求港股上市突破的击飞科技。作为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双寡头之一,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市占率为17.1%,位居第二,仅次于大疆创新(市场率达59%)。

业绩方面,极飞科技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盈利板块更是扭亏为盈。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收入分别为6.05亿元、6.15亿元、10.66亿元、7.45亿元,利润分别为-2.54亿元、-1.33亿元、0.70亿元、1.30亿元。

最后是低空出行新贵——小鹏汇天。尽管小鹏汇天官方对IPO计划表示“目前没有具体可公布的信息”,但其在今年7月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后,招募前一起教育科技CFO杜超担任首席财务官,这一举动通常被视为公司规范化治理、为未来上市做准备的明确信号。

而且,作为eVTOL(载人飞行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小鹏汇天的动向也牵动着市场对“飞行汽车”这一终极低空应用场景的期待。

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好盈科技、三瑞智能、极飞科技与小鹏汇天这四家领军企业,它们从动力系统、农业应用至载人飞行等不同维度切入,不仅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更以持续向好的财务表现,为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

深层动因背后,是一场深刻的“双向奔赴”

这场IPO集结背后,既有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也有无人机企业为突破发展瓶颈、抢占技术制高点而对资本力量的主动拥抱。

其一是行业级应用爆发在即,驱动企业规模扩张与融资需求。与早期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不同,当前无人机产业的增长引擎已全面转向工业级应用。

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占比已达65.3%。地理测绘、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场景的需求规模化释放,为产业链中上游的整机制造商和核心部件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订单和收入增长。

图源来自pixabay图库

企业为满足下游需求,亟需扩大产能、加强研发投入,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股权融资需求。例如,好盈科技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其产能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扩产是本次募资的主要目的之一。

其二是技术迭代加速,eVTOL等前沿领域催生新增长极。低空经济的未来不仅在于无人机,更在于载人eVTOL所代表的城市空中交通。好盈科技、三瑞智能等动力系统厂商均已前瞻性地布局eVTOL动力系统的研发。

而且,这一领域技术门槛极高、研发投入巨大,且关乎飞行安全,需要长期的、大规模的资金支持。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可以为这些前沿技术的攻关提供持续、稳定的“弹药”,助力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其三是市场竞争格局演变,资本赋能成为构建护城河的关键。无人机产业链,特别是在动力系统等核心环节,经过多年发展,头部效应日益明显。好盈科技、三瑞智能等已建立起较高的技术、客户和品牌壁垒。

对于极飞科技而言,在农业无人机市场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背景下,上市融资亦是增强自身实力、寻求差异化突围的重要途径。

其四是资本市场的青睐源于对低空经济长期确定性的认可。在外部环境持续变化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作为具有明确政策导向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和产业资本的关注。

由此可见,此番资本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本质上是市场规律下的必然选择。

在不确定性中前进,无人机产业步入2.0时代

当资本的潮水涌入,企业如何在广阔的机遇中稳步前行,同时警惕水下的暗礁与风浪,便成为决定其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而行业的未来图景,正在机遇与风险的辩证平衡中徐徐展开。

目前来看,无人机市场空间仍在持续扩大。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5-2029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16.13%,其中行业级无人机增速达19.02%。

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新兴应用场景潜力巨大,预计2024-2029年,我国低空经济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会从330亿元增长到19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

不仅如此,产业链协同效应也在增强。随着更多企业上市,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将通过资本市场形成更紧密的联动,促进技术标准统一、供应链协同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做大产业蛋糕。

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不少挑战。

图源来自pixabay图库

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好盈科技、三瑞智能等企业均有较高比例的境外业务。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可能对其海外销售和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和应对的重要风险。

二是技术路线竞争与迭代风险。 eVTOL、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仍在快速演进中,存在技术路线之争和迭代风险。企业需要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确保技术领先,这对上市后的持续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市场竞争加剧与毛利率压力。随着更多资本和玩家进入,尤其是在一些增速较快的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可能加剧。相关企业能否维持当前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如三瑞智能近60%的毛利率)将面临考验。

四是商业化落地与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对于eVTOL等远期场景,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仍需时日,平衡长期投入与短期盈利的关系,并证明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由此,从整体趋势看,这一轮无人机行业的IPO潮,是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迈向成熟期的必然现象,是优秀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

同时,这也是低空经济正从概念炒作步入业绩兑现和价值投资的新阶段。

作者:土耳其热气球

来源:松果财经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松果财经

松果财经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