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779.SZ;证券简称:惠城环保)举行了投资者电话交流会,公司首席技术官张新功与董事会秘书茹凡出席,就市场关注的20万吨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进展、技术优势、产能规划及原料保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会议透露,该公司核心项目已实现连续稳定生产,产品获下游客户认可,并正积极推动在全国多地的产能复制,绿色循环业务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据公司介绍,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于2025年7月11日首次投料成功,验证了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尽管在8月试生产中因油气管线设计问题短暂调整,但经技术改造后已于9月29日顺利复产。目前装置运行稳定,负荷率已达70%–80%,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可实现满负荷生产。

所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经第三方检测符合质量标准,并已向福建联合石化等客户供货。同时,液化塑料裂解气也实现向立拓新材料、茂化实华等企业销售。公司强调,在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中已明确产品享有“绿色溢价”,相关定价与供应量已通过协议确定,显示出市场对其循环再生产品的高度认可。

惠城环保在废塑料化学回收领域具备显著技术壁垒。公司采用全球首创的“一步法”工艺,整合气固两相差压输送、跨相裂解及逆流床反应器三大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裂解中结焦、裂解深度与碳化矛盾等行业难题,实现了连续、稳定、大型化的工业运行。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成熟,也为后续产能的快速复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与经验支持。公司在回应中表示,未来新项目的建设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随着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惠城环保已与多个地方政府洽谈区域废塑料循环利用项目合作。目前,包括广东揭阳、湖南岳阳、山东菏泽、青岛、江苏徐州、浙江台州、天津、新疆及重庆在内的多地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其中揭阳、岳阳、菏泽三地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在原料保障方面,公司强调,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前提是确保当地垃圾资源的稳定供应。同时,公司正积极搭建工业和农业废塑料回收体系,并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强化资源获取能力。

针对扩产资金需求,公司将综合运用一级、二级市场融资以及金融贷款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

除现有产能外,惠城环保正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探索对PVC、PPT、橡胶乃至原油等多种原料的裂解效果,以拓宽原料来源和处理范围。与此同时,公司也透露已收到部分海外企业的合作意向,未来将积极研究拓展国际业务,致力于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惠城方案”。

本次交流活动向市场清晰传递出惠城环保在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已实现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复制和商业落地的重要信号。随着项目持续放量与全国布局的铺开,该公司有望在中国绿色循环经济体系中占据领先地位,开启新一轮成长空间。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