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王思俊 文/图
一场国家级技能盛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落下帷幕。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顶尖工匠的“巅峰对决”时,一场深度的文明对话同步上演——国脉文化产业园带来的“文化中国礼·瓷器与丝绸”系列文创,不仅引爆销售热潮,更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与精湛的当代技艺,向世界宣告:技能的最高境界,是让文明在当代重生。
最高规格平台:国家意志下的技能与文化共舞
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标签,标志着这是国家层面对于“技能强国”战略的一次集中检阅。正是在这样的顶级平台上,国脉的深度参与和成果展示,被赋予了超越商业层面的意义。它象征着国家对于“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坚定支持,意味着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正是当代技能精英亟待找回的魂与根。
国脉“文化中国礼”:从“爆款”现象到技艺升华的本质
展区内,文创原始瓷《梦回千年》《四世同堂》与丝巾《丝绸探源》《织帛》迅速售罄,这“井喷式”的热销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国脉对 “技艺升华” 的极致追求,从“考古纹样”到“时尚符号”的技术转化。作品《梦回千年》《青台之上次第花开》将二里岗、青台遗址的考古元素,如商代青铜纹样、蚕形变体等,通过现代设计语言“翻译”并雕琢于瓷器之上,织锦于丝绸之中。这不是复制,而是一次深刻理解的再创造,是让沉睡千年的文明密码,通过当代技艺“活”在日用之中。
从“传统工艺”到“国礼标准”的品质淬炼
严选优质原料,坚守传统工艺精髓,同时将大赛倡导的“精益求精”精神融入制造全流程。正如技能选手对毫米之差的不懈追求,国脉对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节的苛求,使得产品质地优良、工艺精湛,达到了作为“国礼”的标杆水准,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品质管理体系的完美对接。
专家点评道,国脉的作品“将故事‘烧’在器皿里、‘织’进面料中”,这正是技艺升华的核心——让产品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承载文化热度、能与人产生情感共鸣的生命体。
重塑郑州之魂,从“中国枢纽”到“文明源点”的世界意义
国脉文创的成功,更深层地映照了郑州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蝶变。借助“原始瓷起源探源”与“缧祖制丝文明探源”两大国家级文化工程,郑州正从“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一现代标签,强势回归其“华夏文明之源”的辉煌本位。
为世界文明标注“郑州坐标”
原始瓷探源,将中国瓷器的起源牢牢锚定在郑州,让“China”与“Zhengzhou”有了更深的历史链接。缧祖制丝探源,则探寻着丝绸这一全球性文化符号的东方起点。这两大工程,为理解人类手工业文明和早期全球化提供了关键的“郑州方案”。
从“政治古都”到“生活发明中心”的形象升级
瓷器与丝绸,是贯穿古今的生活美学。国脉文创的热销证明,郑州的文化魅力不再仅限于历史学者圈层,而是通过可触可感的日常之物,成功破圈。它向世界展示的,不是一个只有王朝遗迹的古都,而是一个曾经并持续为人类生活方式贡献智慧的创造性城市。
全国技能大赛这个国家平台,见证了国脉“文化中国礼”如何将古老技艺升华为当代惊艳。而这背后,是郑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将其深埋的文明基因,通过一项项扎实的考古工程和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产品,转化为面向世界的文化影响力。这不仅是技能的胜利,文化的回归,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舞台上以最独特的文明身份,实现最自信的亮相。技能为器,文化为魂,郑州正以此告诉世界:这里,不仅是中国的交通枢纽,更是人类文明重要篇章的源始之地。
此外,国脉文化产业园还通过互动展示、精品陈列和国家重点项目推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其在陶瓷丝绸技艺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成为大赛期间技能实践与文化自信相结合的优秀典范。国脉文化的创始人、国务院特殊专家李翔,在现场向全国嘉宾展示入选“国礼”的部分文创精品,受到嘉宾一致好评!

商都管城
管城委宣传部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