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昼夜温差拉大,空气湿度骤降,我们的牙齿也迎来了“多事之秋”。冷热刺激敏感、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别慌!今天就带你解锁秋日护牙新姿势,让你的牙齿在秋风中也能“笑傲江湖”!

秋风起,牙齿为何“瑟瑟发抖”

1.冷空气“偷袭”

白露后,冷空气频繁“光顾”,呼吸时牙齿直接暴露在低温中,会瞬间感到“酸爽”。尤其是已有龋齿、牙隐裂或牙龈萎缩的朋友,冷热交替的温差更易引发牙痛,堪称“秋日限定版暴击”。

2.秋燥的“连环计”

干燥的空气让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失去“天然清洁工”,细菌疯狂繁殖,龋齿、牙周病风险飙升。更扎心的是,秋燥还可能引发口臭、味觉变异,连吃月饼都尝不出甜味!

3.饮食的“甜蜜陷阱”

白露后,奶茶、甜食成为“续命良药”,但高糖食物则让细菌“狂欢”,这样的猛烈攻击下,牙齿秒变“豆腐渣工程”。

秋日护牙四部曲,轻松应对“牙齿危机”

1. 刷牙:温柔点,再温柔点!

水温要讲究: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避免凉水刺激牙龈,减少出血风险。

动作要轻柔: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贴合牙龈,小幅度水平颤动,每次刷满2分钟,别让牙缝成为“细菌乐园”。

2. 清洁:牙线+漱口,双管齐下!

牙线是“缝隙杀手”:牙刷刷不到的牙缝,牙线能轻松搞定,每天睡前用一次,预防邻面龋。

漱口要“有技术”:饭后用温水或含氟漱口水漱口,冲走食物残渣,但别用漱口水代替刷牙哦!

3. 饮食:少吃“刺激派”,多吃“护牙派”!

避开“冷热酸甜”四重奏:火锅、冰饮、柑橘、糖果尽量少吃,尤其不要冷热混吃。

多吃“护牙三宝”:维生素C:猕猴桃、草莓促进牙龈健康;钙+磷:牛奶、奶酪强化牙釉质;膳食纤维:芹菜、苹果刺激唾液分泌,天然清洁牙齿。

4. 检查:定期“牙齿体检”不能少!

白露后,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牙周病等“潜伏分子”。缺牙的朋友更要抓紧修复,否则邻牙会“倾斜躺平”,导致咬合紊乱、脸型变化,甚至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秋日护牙歌”要记牢

白露至,秋风凉,牙齿健康不能忘;

温水刷,牙线帮,少吃甜食多补钙;

定期查,早治疗,一口好牙笑开怀!

医生简介:

谢东阳,主治医师,口腔综合科科室助理。口腔医学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国家级口腔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医师。发表核心期刊2篇。从事口腔全科临床工作多年,熟练掌握口腔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牙体各类疾病(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周各类疾病的诊治,前牙树脂美学修复,全冠、桩冠、嵌体的设计与修复,活动义齿的设计与治疗,牙拔除术及口腔急诊的相关诊断与治疗。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