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微风拂过硕果的枝头,时光温柔了岁月的讲堂。我们迎来了这个崇高而温暖的节日——教师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是基石之下默默耕耘的筑基人,是点亮无数心灵、塑造未来的燃灯者。尤其是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老师,以知识为火种,以仁爱为薪柴,为更多孩子们塑造健全的人格,让更多孤残儿童得到呵护、拥有幸福。

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精心策划了“点燃教育之光”主题报道,回顾“郑周大院”特殊教育工作者坚守讲台、潜心育人的动人瞬间,展现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让我们透过这些文字和影像,一起感受师道的温度与力量。

回想11年的特教生涯,缘于一次郑周大院志愿服务之行,当孩子们围着我喊“姐姐”、第一次感受到“被需要”时,我就与特教事业结下了夙愿,如今已从“小米姐姐”升格为“小米妈妈”。

11年前,我如愿走上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的岗位。在4000多个岁月里,我看到了太多孩子“破茧成蝶”的故事:佑佑是名社区困境儿童,从黏着妈妈哭闹、拒绝配合,到乖乖遵守课堂指令、主动问好;内向的“叶子”,从缩在角落沉默不语,到敢站在众人面前讲完整的小故事;教“小发”写名字,从“今天会、明天忘”的反复,到终能一笔一画写出名字;还有些孩子,从生活不能自理,到慢慢学会穿衣、吃饭,甚至长大后找到工作,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些微小却坚定的进步,让我读懂特教工作的重量,更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慢慢地,我也从孩子们口中的“小米姐姐”变成了“小米妈妈”。在一次母亲节活动上,小琪嘟囔着问“这个节日与我们有啥关系呀”,孩子们说“因为这是妈妈的节日”,当孩子们亲手做的贺卡、干花帽子送到“妈妈们”手里,齐声朗诵《我有好多妈妈》时,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职工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小琪那句“我真想让你当妈妈”的话语像小石子“砸”在我的心坎上,瞬间红了眼眶,蹲下来一把搂进怀里,笑着对她说:“傻孩子,我就是你的老师,你的妈妈!”

在这个事事追求速成与效率的时代,特殊教育依然固守着“慢”的哲学:特殊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培养了多少“精英”,而在于不让任何一个灵魂掉队。或许特教的意义,从不是弥补过去的缺失,而是用当下滚烫的爱去唤醒孩子们向前奔赴的勇气。

“这些孩子是上天赠予我最好的礼物!能和他们一同成长,这是我最幸福的事。”从“姐姐”到“妈妈”,这十一载的特教守护路,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写满了与孩子们的细碎与温暖。看着他们从怯生生的模样,一步步学会表达、懂得爱与被爱,从需要搀扶的“小蜗牛”,慢慢长出走向未来的勇气,我便知所有的坚守都有意义。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以“老师妈妈”的身份,牵着他们的手,把这份爱与守护,续写进更多个十年、二十年、几十年里。李锦铭)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