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资本市场再次为机器人沸腾,港股市场机器人概念股集体飙升,微创机器人开盘涨近11%,首程控股最高涨超15%,优必选获10亿美元战略投资,一场由人形机器人引领的产业革命正在加速到来。

商业落地加速,机器人产业迈向“自我造血”新阶段

2025年被业界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大和研报分析指出,今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交付量将强于之前的预期。 该券商预计到今年年底,交付量将接近7000台,主要由Unitree、Agibot、X-Humanoid和UB Tech主导。

大和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到2030年预计交付量约为40万台,其中中国占据约70%。

而这场机器人投资热的背后,是产业从“技术探索”向“商业落地”转变的关键转折。多家机器人企业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港股主要机器人厂商营收同比增长率均达到双位数。

其中,微创机器人上半年凭借77%的营收增速领跑行业,这主要得益于其多个产品商业化的快速拓展和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

优必选上半年实现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7.5%,期内亏损同比收窄18.5%。据公司透露,2025年预计能够交付超过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全年产能超过1000台人形机器人。

首程控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毛利2.95亿港元,同比提升26%。而且,作为国内最早系统性布局机器人产业的上市公司之一,首程控股正加速从单纯投资者向全链条服务商的角色转型。

不仅如此,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于近期中标了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1.2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优必选在今年7月也中标了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这些订单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大型国企与特定行业已开始愿意为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付费,极大地提振了资本市场与产业界对行业前景的信心。

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费用率持续摊薄,主要机器人企业正加速向盈亏平衡点靠拢。

今年上半年,除地平线仍处于巨额亏损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之外,其余四家企业的亏损均实现不同程度收窄。

其中,极智嘉期内亏损约4800万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幅减少91.3%,其经调整EBITDA更是转为正值,达到1162.1万元;越疆上半年亏损收窄幅度超过30%,正逐步逼近盈亏平衡点。

这一趋势是中国机器人行业一个积极而关键的信号,深刻反映出行业正在从“烧钱研发”转向“自我造血”的健康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已得到初步验证。

技术突破与挑战,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到了?

尽管商业落地加速,但机器人产业仍面临核心技术挑战。华泰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卡点在于硬件的降本和非标化,以及大脑的智能。

在软件层面,尚未出现机器人大脑的“ChatGPT”时刻。机器人不仅需要大语言模型赋能,更须具备自主移动或行动能力的具身智能载体。

但特斯拉发布的第四版「宏图计划」依然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马斯克强调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潜力,并表示特斯拉约80% 的企业价值未来将取决于该机器人项目的发展。按照特斯拉规划,该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初投入商业化应用。

而国际知名投资机构InfiniCapital与优必选正式签署10亿美元战略伙伴合作协议,并将在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中东超级工厂和研发中心建设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InfiniCapital也计划在合适时机增持优必选股票,成为不超过5%持股比例的重要股东。

对此,资本市场也给予积极回应。花旗发表研报称,对优必选上半年业绩表现感到鼓舞,将今年人形机器人交付指引从300-500台上调至超过500台,并预测明年交付2000-3000台。

长期来看,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主要机器人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地平线机器人今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同比激增62%至23亿元;极智嘉则重点加强了具身智能方向研发投入,通过AI+机器人技术实现通过软件算法层对机器人的柔性调度。

随着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6年初投入商业化应用,以及中国厂商在中东等海外市场的扩张,人形机器人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

华泰证券也指出,未来需重点关注机器人大脑“Scaling Law”的智能涌现,这将真正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正向飞轮启动。

现在来看,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资本热潮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商业化进展与技术突破之上。

从港股机器人企业上半年营收普涨、亏损收窄的财务表现,到特斯拉、优必选等头部企业斩获重大订单与战略投资,无不印证着行业正从“概念炒作”迈向“量产落地”的关键转折。

然而,真正的爆发仍需等待机器人大脑“ChatGPT时刻”的来临——只有当软硬件协同突破,实现成本下降与智能跃升,人形机器人才能真正开启万亿级的产业化浪潮。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港股研究社

港股研究社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