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物理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该指南旨在通过系统整合设立32项物理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以支持新型物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并惠及广大患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物理治疗在康复医学、肿瘤治疗、皮肤科以及口腔科等多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现行的价格项目分类过细、计价方式不统一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物理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应运而生,力求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价体系。
根据指南,现行价格项目将被映射整合为32项,其中包括加收项7项及扩展项1项。例如,在光照射治疗方面,原本按不同治疗目的、光源种类或照射方式分别立项的项目,现按照治疗原理整合为光敏、光动力、紫外线等大类,从而简化了收费标准。此外,针对病变或肿瘤消融治疗时可能采用的不同方法,如射频、微波、冷冻、激光、等离子等,也被统一整合为消融治疗费,避免重复计费的同时提高了收费透明度。
《指南》不仅关注传统物理治疗方法的价格标准化,还特别强调对新兴物理治疗技术的支持。比如,对于复合集成式冷热消融技术,指南明确了其价格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并推广这类高精尖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性,《指南》也细致划分了应用场景,确保激光治疗等技术能够依据具体使用情况合理定价,既满足了康复理疗科的需求,也能适应皮肤科、口腔科等科室的专业要求。
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立项指南》,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并允许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这一举措预计将进一步促进各地医疗服务价格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有助于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健康快讯
云丰传媒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