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陈向革 通讯员易先
夏日的王村街道,田畴沃野生机盎然,村干部与网格员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奔走于农户院落,忙碌而有序。连日来,王村街道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聚焦耕地补贴、农田机井管护、“三资”规范管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管护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用一件件惠民实事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


精准施策,让惠民补贴“精准滴灌”
“以前总担心信息错了领不到钱,现在清单看得明明白白,心里踏实!”村民的赞许,道出了对贴心服务的认可。为确保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王村街道迅速组织农办工作人员同各村会计成立核查专班,对辖区耕地地力补贴名单信息开展“地毯式”核实。从清晨的菜园边到傍晚的晒谷场,工作人员逐户核对联系方式,对空号、错号逐一更正。更新后的公示清单整齐张贴在村务公开栏,每一笔补贴的来龙去脉清晰可溯。

务实笃行,为农田“解渴”守好“生命线”

“这口井修好了,再也不用等雨浇地了!”看着汩汩涌出的清水,种粮大户陈大叔喜笑颜开。王村街道将农田机井管护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组织党员先锋队对12个行政村的机井开展“拉网式”再排查,从泵体运行到管道通畅,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在册。问题台账上,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一目了然,确保管护责任落到实处。

规范提质,用“明白账”算好“发展账”

“这是咱村的‘三资’台账,每一笔收支、每一份合同都清清楚楚。”何营村党支部书记翻开厚厚的台账,里面不仅有资产资源明细,更有逐级签字的详细记录。针对此前存在的合同不规范问题,王村街道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逐份梳理,对超长期、超低价合同制定“一合一案”整改计划,明确完成时限,让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中,王村街道同样坚守“规范”底线。从合同签订到资金使用,从受益对象公示到后期管护责任落实,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项目资金一分都不能乱花,必须专款专用。”这是村干部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项目的相继落地,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发展的红利。
从精准落实补贴到精细管护农田,从规范“三资”管理到用心推进项目,王村街道深耕乡村治理,用一件件实事、一本本明账、一股股暖流,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如今,这片土地上发展的根基愈发坚实,乡村振兴的图景正铺展得更宽、延伸得更远,为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