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七年的血汗钱终于到手了,多亏了法庭的帮助!”
近日,辉南县人民法院成功审结一起玉米销售款追索案件,为遭遇“打白条”的农户追回全部欠款及利息,用司法力量守护了农民的“钱袋子”。
案情回顾
原告农户在向被告粮食收购商出售玉米后,双方约定货款总额2万余元。收购商起初支付1万元后,便以各种理由拖延剩余款项。农户多次上门催要,收购商虽出具欠条却始终未兑现,随后更是直接失联。在长达7~8年的时间里,农户通过多种手段和办法,终于找到收购商,并将其诉至辉南人民法庭。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高度重视这起涉农纠纷。考虑到农户维权不易,法庭迅速启动简易程序,一方面积极梳理证据链条,固定欠条、交易记录等关键材料;另一方面与欠款人进行沟通,面对法官的释法明理和法律的威严,欠款人终于不再推诿,最终法官判决:被告需立即返还原告剩余本金及利息。
涉农案件无小事,每一笔卖粮款都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针对粮食交易中常见的纠纷问题,法官特别提醒广大农户:
留存证据是前提:出售粮食时务必签订书面合同,详细注明品种、数量、价格及付款时间等信息;同时妥善保存过磅单、欠条、通话记录、转账凭证等材料,为维权留存“铁证”。
及时起诉莫拖延:一旦发现收购商拖延付款,要第一时间向法院或调解组织寻求帮助,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警惕风险守底线:对“高价收购”“赊账代销”等诱人承诺保持清醒,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收购商,从源头降低交易风险。
下一步,辉南县人民法院将持续聚焦“三农”领域法律需求,以“如我在诉”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意识,用公正高效的审判服务护航粮食安全,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位农民的耕耘之路。
文:辉南县人民法院

聚焦视窗
南阳中广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