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郑州大剧院的舞台上,一群特殊的小演员用舞蹈《我有一个梦想》缓缓点亮了“舞动中央”河南省青少年舞蹈大赛的夜空。他们是来自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童梦圆艺术团的16名孩子,年龄最小的仅5岁,最大的9岁。这是她们第一次踏上专业舞台,用舞步诉说对未来的憧憬,用汗水浇灌生命的梦想。
“她们都是首次登台,紧张与不安写在红扑扑的小脸上!”台下,9岁的小梦琪紧紧攥住老师的手,目光却忍不住投向舞台的方向;5岁的梦洋反复检查演出服的背带,“老师,我的背带会不会掉下来?”老师轻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缝得很牢,放心跳吧。”这个曾因疾病被遗弃的小女孩,此刻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台上的风采在绽放
随着音乐声响起,16道彩色身影如春芽缓缓舒展。前排的心如精准完成节奏转换,右侧的小伙伴熟练调整队形。舞蹈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主题,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达对老师、对福利院的感恩与敬意。“福利院是我们的家,老师是家人。”这句朴实的告白,化作旋转跳跃间的爱与坚定。谢幕时,孩子们齐声喊道:“我们是来自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谢谢大家!”在这一刻,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如潮水般持续,许多人泪光闪动。
台下的汗水在挥洒
当孩子们在舞台上尽展风采时,郑周大院的老师们分布在舞台两侧高高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刻,镜头因激动微微颤抖——因为他们深知孩子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和不易,在聚光灯照不到的排练厅里,这群怀揣艺术梦想的孩子们用汗水与坚持,为梦想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是孩子们数月来的坚持,尤其是肢体协调性弱的孩子反复练习抬手踢腿,情感障碍的孩子努力用表情传递情绪……”王茜老师说。舞蹈训练时,艺术团的孩子们早早来到排练室,压腿、下腰、旋转……每个动作反复练习,每个细节细心体会,为了一个集体动作,她们反复练习数十遍,没人喊苦喊累。12岁的小雨告诉指导老师:“每次不想练时,我就想着舞台上的掌声,又能咬牙坚持下去。”
梦想的种子在生长
平凡汗水浇灌不凡梦想。经过长久的刻苦训练,孩子们从生涩到娴熟,从凌乱到整齐,每一处细节的蜕变都凝结着汗水和心血。从郑周大院的舞蹈室到河南省青少年舞台大赛的舞台,从迷茫到聚光灯下的绽放,“童梦圆”艺术团的孩子们用舞姿诠释了执着的力量,用勇气打破了境遇的局限。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孩子们拉着带队老师的手问:“我们啥时候还能在站在大舞台上跳舞!”有些疲惫的孩子缓缓进入了梦想,手里却紧紧握着演出服。王茜老师表示,“他们攥着的是破土而出的梦想。她们用行动证明,艺术没有捷径,唯有热爱与坚持才能让梦想开花。”
近年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持续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理念,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组建了“童梦圆”艺术团,精心策划开展陶艺、手工、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技能培训,激发儿童潜能,让更多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每一名儿童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李新伟 王茜)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官方正观号